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8版
来自壮乡的新春祝福
    壮族人在正月最后一天过“销正月”节,活动包括煎“能汉粑”、打菜包、玩陀螺、耍鸡毛毽子、河边送鸡毛毽子小船祈福等。

军入侵越南,于十二月二十九日攻陷凉山,又于正月初九攻陷我国镇南关(今友谊关),边关一带的壮族群众无法过年。名将冯子材率领士兵,浴血奋战,于正月十一日收复镇南关。边关壮族群众重返家园时,已是正月三十日,春节已过。为了振奋人心,壮族群众杀鸡宰鸭补过春节。随后,大家同仇敌忾,于二月初五在关前隘大败法军。从那以后,当地壮族群众有正月三十补过春节习俗,以示纪念。
  娱 乐
  春节期间,广西各地还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如歌圩、抛绣球、打舂堂、舞春牛、舞龙舞狮、唱大戏等,气氛热烈,场面热闹。
  歌圩是壮族春节一项富有特色的民间娱乐活动,也是男女青年社交的场所。歌圩规模大小不一,大歌圩有成千上万人,小歌圩也有数百人。歌唱的内容广泛,除情歌外,还有农事歌、仪式歌、时政歌、生活歌等,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视为定情。抛绣球则是男女青年各自分行成阵,通过对歌、赛歌,姑娘们将绣球抛给自己钟意的小伙子,小伙子再将绣球抛过来,如此往返嬉戏,通过绣球传情达意,成就一段良缘。
  在广西马山、都安、龙州、忻城等地举行打舂堂娱乐活动,南宁市邕宁区、江南区和百色西林县等地表演舞春牛,民间娱乐活动丰富多彩。打舂堂俗称“打榔”,历史悠久。唐代刘恂《岭表录异》记载道:“广南有舂堂,以浑木刳为槽,一槽两边约十杵,男女间立,以舂稻粮,敲磕槽盘舷,皆有偏拍。槽声若鼓,闻于数里。”其意预祝来年五谷丰登、人畜安康、世事太平。故有谚云:“正月舂堂声轰轰,今年到处禾黍丰。”打舂堂主要反映壮族地区劳动人民从种到收的主要劳动过程,模拟劳动动作,场面震撼,气氛热烈。
  在南宁、百色等地观看壮族春牛舞,是春节期间当地民众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春牛”用竹片巧妙编织而成,牛头、牛角糊上绵纸,画上牛眼,牛身为一块黑布或黄布。钻进布底的两人,一人在前撑牛头,一人在后弯腰拱背甩尾巴,牛身后跟着一位手拿犁架的男子,跟随锣鼓的节奏模拟牛的各种习性、动作和神态,模拟表演犁田、播种、插秧、挑谷等农业生产动作,表达对牛的崇拜,寄托着对农家丰收、祥和的祝愿,是壮族稻作文化的重要遗存。
  舞龙舞狮也是长盛不衰的传统文娱活动,汉族、壮族、瑶族等民族都有春节期间舞龙舞狮的习俗,舞龙舞狮队敲着锣鼓,游街串巷进行拜年,主人家燃放鞭炮以示欢迎,并将“利是”挂在高处,让舞狮队搭人梯摘取,因“利是”常拌以青菜(以生菜为多),俗称“采青”,是舞狮表演的高潮,更是舞狮队展示精彩绝活的绝佳表现,吸引众多观众围观,增添了春节喜庆气氛。宾阳县宾州城每年正月十一舞炮龙,据说是纪念北宋将军狄青举办的活动,家家户户鞭炮齐鸣、助庆狂欢。在传统禳灾祈福的基础上形成为炮龙节,融合了汉、壮民族文化特色,规模盛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春节是我国各民族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各民族地域、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等不同,过年的习俗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但都寄托了人们新年美好的愿望和憧憬,反映了各民族相互认同、相互借鉴,强化文化认同,增强民族自豪感,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者简介
  唐 娟 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馆员
  何 颖 中共广西区委党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