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8版
符号互动论视角下咸阳市秦文化IP发展路径研究
钱 权
  近年来,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趋势之下,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咸阳市却成为文旅市场“洼地”,面临着旅游综合收入相对偏低且增速较缓、城市旅游影响力和吸引力较弱等现实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区位劣势、区划调整、运营思维等因素使然。本文从符号互动论的研究视角出发,借鉴西安、洛阳等地先进经验,提出构建秦文化IP的发展思路,并从符号内容、传播形式和多元化衍生三个维度提出了以秦文化IP推动咸阳市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文旅融合,既对文旅产业发展“大有裨益”,产生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又能在文化传承上“润物无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植人心。近年来,“文化IP”这一概念被广泛运用于文旅产业发展之中,进一步推动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从故宫、敦煌打造的“博物馆IP”,到西安、洛阳打造的“唐文化IP”,一批批传统文化IP爆火“出圈”,有效盘活了历史文化资源。反观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咸阳市,虽拥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禀赋,但近年来却成为文旅市场“洼地”,无论是旅游产业收入还是文化产业发展,都乏善可陈。2023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汉中市博物馆考察时强调,要“守护好中华文脉”,要“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作为“中华第一帝都”的咸阳市,应该如何发挥自身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以文化IP赋能文旅产业发展,本文试从符号互动论的视角展开研究。
  符号互动论的研究视角
  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又称象征互动论,由美国社会学家米德(G.H.Mead)最初创立,后由其学生布鲁默(H.G.Blumer)在1937年正式提出。该理论认为社会是自我与他人互动的产物,而这种互动依托各种符号实现,社会群体的互动实际就是符号的互动。人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会赋予事物一定的符号意义,因此符号成为信息交流传播的物质载体和基本要素。从本质上而言,文化IP是一种象征意义符号,是将具备同质性的文化资源整合后所形成的高辨识度概念集合体。而人们对文化IP内涵和意义的解读,就是一个依托符号进行互动的过程,故本文选择符号互动论作为理论基础,从符号互动论的视角出发,研究咸阳市文化IP的发展路径。
  咸阳市文旅产业发展的现实困境及成因分析
  1、现实困境
  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消费热点的文旅产业增长势头强劲,西安、成都、重庆、长沙、洛阳等城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牢牢抓住了文旅产业发展风口,一跃成为国内旅游热门目的地。但拥有着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咸阳市,却在文旅市场中表现得不温不火,存在着以下现实困境:
  (1)旅游综合收入相对偏低且增速较缓
  总量方面,通过对陕西省各地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在已公开披露2022年度旅游综合收入的八个地级市中(注:汉中市未披露旅游综合收入数据,延安市仅披露了全市52家A级旅游景区旅游综合收入,故不作统计),咸阳市位居全省第四位。但在文旅资源同质性较强的关中五市中,咸阳市旅游综合收入相对偏低,仅高于铜川市,同西安、宝鸡、渭南三市存在一定差距。
  考虑到2022年各地文旅行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为确保相关数据具备可参考性,在表2中对疫情爆发前即2019年各地级市旅游综合收入进行排名后显示,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