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4版
基于生态低碳理念下工业园区建设“绿色园区”的路径研究
工业园区可持续全流程绿色发展。
  (一)创新管理运营机制,营造优质营商环境
  首先,推动政企分开,形成权责分明、高效、市场化的新型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其服务保障功能,从服务模式及服务内容方面寻求突破与创新。其次,建立多元的政绩考核模式,加强和完善工业园区能源、水、土地等重要资源以及节能、节水、节地的统计、核算工作,把万元GDP能耗、主要污染排放物等约束性指标纳入到企业年度经济考核中,为园区企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最后,强化领导、完善机制、增强责任,加大建设“绿色园区”绿色发展宣传力度。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结合地域资源实际,工业园区应因地制宜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抓手,采用现代化的节能技术、节水技术、再循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构建起工业“废渣”“废气”以及“污水”资源化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首先,建立其产业链和主导产业相适应的“绿色园区”标准体系。其次,建立起具有园区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和长效激励与约束机制。再次,建立废弃物和再生资源交易信息系统,加强对整体废旧物资回收体系的监管,提高园区内废旧物资的总体转换率和利用率。最后,加强循环经济基础设施建设,遵照“全面管理、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的原则”,积极推进清洁生产,构建静脉产业体系,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三)完善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深入开展“科技入园”是推动科技进步工作的重要抓手,加快绿色创新平台建设,积极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完善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首先,要加快建设区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增强内生动力。其次,要深入“互联网+”智慧能源管理工作。“互联网+”智慧能源是一种互联网与能源生产、传输、储存、消费以及能源市场深度融合的能源产业发展新形态。最后,打通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数据壁垒,形成相关市场主体的数据集成和共享,促进各类数据资源整合,提升能源统计、分析、预测等业务的时效性和准确度,推动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园区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四)建立“多元一体”格局,以核心区带动区域社会经济整体发展
  建立“多元一体”的格局,根据园区产业特点和发展情况,重点以核心园区、物流基地、商贸中心、研发基地、生态城区等为发展载体,形成绿色园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步协调,核心产业与多元辅助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不断集聚优质要素和高端产业,通过构筑研发转化高地、自主创新高地、西部物流高地、生态宜居高地的方式,不断突出和强化园区核心竞争力。
  (五)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创新人才培养和储备,完善创新型人才激励措施,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比如:设立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建立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对在技术、研发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给予奖励,积极引进高端创新领军人才,进一步优化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同时,不断完善财政投入及多元化资金投入政策体系,强化科技与财税、金融合作,引导和支持创业投资,银行信贷多层次资本市场等参与和支持园区企业创新发展。
  (六)加快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提高智能化服务水平
  加快工业园区“绿色园区”信息平台建设,信息平台由园区管理和运营。园区要以龙头企业为依托,通过吸收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融资、技术、设备、培训、示范为一体的服务体系,为园区企业提供设计、技术设备引进、检测、人才培训、信息服务、品牌战略及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服务,弥补园区在招商引资、科技交流、技术转化、绿色发展推广、人力资本开发、社会服务创新等方面信息化短缺的不足。
  参考文献
  [1]《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3-01-19。
  [2]《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2016-09-03。
  [3]阴文亮:《引领制造业数智化变革助力企业打造数字大脑》,载《今日科技》,2022-10-20。
  [4]《上海市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网站,2018-2020。
  [5]《发展改革委 能源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6-06-20。
  作者简介
  张 丽 中共哈密市委员会党校(行政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