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侧视角下以微信平台推进“课下思政”的实践研究
时代”[7]等,但本质上皆属于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大背景下,对网络深度融入思政教育的相应解析。在此类研究中,研究者们往往从更宏大、更高远、更具整体性的角度对网络大发展时代思政教育进行讨论,进一步看,以微信平台推进思政教育这一主题在其中属于从属地位,偶尔或间接被提及,或者与其他类似平台,如微博、QQ群、甚至短视频软件等共同形成对借由网络推进思政教育这一核心主题的研究支点。该类研究的优点显而易见,毫无疑问对本主题的研究富有裨益,但也正因此,容易以互联网时代的一些共性掩盖了各个平台的不同特点,以及由此而产生思政教育不同推进方式。
总体来看,国内学界目前的三类研究成果涵盖了从微观到宏观的三大层面,基本形成了关于微信推进高校思政教育这一主题的完整研究链条。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研究者的单位虽然来自高职院校,但研究成果往往冠之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名义。事实上,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无论生源质量还是教学目的都存在较大区别,所以思政教育的侧重点或者说实施形式上也应有所差异。另外,新疆作为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其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需要承担包括民族团结教育、国语教育、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等在内更加重要的任务。因此,对新疆高职院校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相当有价值,相应地,借助微信平台推进思政教育显然应有不同的侧重点以及采用更灵活的方式。最后,该研究的出发点主要建立在以思政教师为主体的经验观察与探索总结之上,与学生侧反馈的实证数据与资料不同,因而本研究侧重于教师侧视角下的实践观察分析。
基于微信平台展开“课下思政”的必要性
学界目前对思政教育,尤其是通过微信等多类型平台推进的思政教育缺少一个简易的,能够从较高层面加以概括的统合性概念加以识别,并与作为思政课本身及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可合称为课堂思政)进行区分。因此,通过明确与“课堂思政”相对应的“课下思政”的概念,使诸多相关联研究可以统合到“课下思政”这简单易懂的概念下来。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学理意义上使相关研究谱系化,既便于学术回溯,也可以使在该概念下进一步拓展与丰富相关学术研究的分支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基于本研究主题的实际需求来看,也需要明晰“课堂思政”与“课下思政”这两个成映射关系的概念。“课堂思政”进行思政教育的时间集中在课堂教学时间(包括思政课本身或者融入思政教育的其他课程),而“课下思政”则可能发生在课堂之外的其他任何时间,以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为核心特征。在明确区分这两个概念后,自然需要找到一种实施“课下思政”的最适合媒介。笔者认为这种媒介首推微信,原因如下:其一,微信具有极高的使用普及率。其二,微信具有多种集成功能,除用于即时通讯外,相关的社交功能也依靠其庞大的用户基数,具有很高使用频次。其三,微信朋友圈与微信群两大核心功能具有简单易操作、分享功能强大、使用范围较广、年轻群体接受度较高等特性。
结合以上分析,需要进一步明确以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新疆高职院校借助微信平台开展“课下思政”的必要性。这种必要性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察:
其一,从国家层面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既要管好课堂,也要管好课外;既要管好网上,也要管好网下;思想政治工作绝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不能搞成“两张皮”。[8]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指明了思政教育的总体方向以及推进思路。在涉及新疆的具体施策上,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入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充分发掘和利用微信平台相关功能,开展“课下思政”,符合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与要求。
其二,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层面和吐鲁番市层面来看,在自治区层面,2021年9月15日,召开了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遵循思政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手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吐鲁番市级层面,亦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工作,通过多种活动,统筹加强吐鲁番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比如由市级名师工作室承担并开展的思政课巡讲活动、增强中小学思政工作与高职高专院校思政工作的衔接等。因此,以微信平台为依托,开展“课下思政”活动,符合自治区与市级两个层面的相关要求。
其三,基于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层面,从该校生源的地域分布来看,以南疆学生为主;从录取批次来看,通过三校生考试、单独招生等方式就读的学生较多,高考渠道入学的相对较少;因而,学生普遍存在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掌握水平较差,课程学习较为吃力的情况。从此种客观情况出发,在学校层面,大力提倡与推动学生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而且,学校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如通过定期的视频讲座、
总体来看,国内学界目前的三类研究成果涵盖了从微观到宏观的三大层面,基本形成了关于微信推进高校思政教育这一主题的完整研究链条。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研究者的单位虽然来自高职院校,但研究成果往往冠之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名义。事实上,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无论生源质量还是教学目的都存在较大区别,所以思政教育的侧重点或者说实施形式上也应有所差异。另外,新疆作为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其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需要承担包括民族团结教育、国语教育、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等在内更加重要的任务。因此,对新疆高职院校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相当有价值,相应地,借助微信平台推进思政教育显然应有不同的侧重点以及采用更灵活的方式。最后,该研究的出发点主要建立在以思政教师为主体的经验观察与探索总结之上,与学生侧反馈的实证数据与资料不同,因而本研究侧重于教师侧视角下的实践观察分析。
基于微信平台展开“课下思政”的必要性
学界目前对思政教育,尤其是通过微信等多类型平台推进的思政教育缺少一个简易的,能够从较高层面加以概括的统合性概念加以识别,并与作为思政课本身及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可合称为课堂思政)进行区分。因此,通过明确与“课堂思政”相对应的“课下思政”的概念,使诸多相关联研究可以统合到“课下思政”这简单易懂的概念下来。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学理意义上使相关研究谱系化,既便于学术回溯,也可以使在该概念下进一步拓展与丰富相关学术研究的分支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基于本研究主题的实际需求来看,也需要明晰“课堂思政”与“课下思政”这两个成映射关系的概念。“课堂思政”进行思政教育的时间集中在课堂教学时间(包括思政课本身或者融入思政教育的其他课程),而“课下思政”则可能发生在课堂之外的其他任何时间,以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为核心特征。在明确区分这两个概念后,自然需要找到一种实施“课下思政”的最适合媒介。笔者认为这种媒介首推微信,原因如下:其一,微信具有极高的使用普及率。其二,微信具有多种集成功能,除用于即时通讯外,相关的社交功能也依靠其庞大的用户基数,具有很高使用频次。其三,微信朋友圈与微信群两大核心功能具有简单易操作、分享功能强大、使用范围较广、年轻群体接受度较高等特性。
结合以上分析,需要进一步明确以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新疆高职院校借助微信平台开展“课下思政”的必要性。这种必要性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察:
其一,从国家层面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既要管好课堂,也要管好课外;既要管好网上,也要管好网下;思想政治工作绝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不能搞成“两张皮”。[8]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指明了思政教育的总体方向以及推进思路。在涉及新疆的具体施策上,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入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充分发掘和利用微信平台相关功能,开展“课下思政”,符合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与要求。
其二,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层面和吐鲁番市层面来看,在自治区层面,2021年9月15日,召开了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遵循思政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手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吐鲁番市级层面,亦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工作,通过多种活动,统筹加强吐鲁番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比如由市级名师工作室承担并开展的思政课巡讲活动、增强中小学思政工作与高职高专院校思政工作的衔接等。因此,以微信平台为依托,开展“课下思政”活动,符合自治区与市级两个层面的相关要求。
其三,基于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层面,从该校生源的地域分布来看,以南疆学生为主;从录取批次来看,通过三校生考试、单独招生等方式就读的学生较多,高考渠道入学的相对较少;因而,学生普遍存在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掌握水平较差,课程学习较为吃力的情况。从此种客观情况出发,在学校层面,大力提倡与推动学生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而且,学校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如通过定期的视频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