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贵州乡村振兴报告
个,有力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在住房安全方面,贵州省不断健全农村住房安全动态管理机制,全年下达中央补助资金4.44亿元、省级住房保障资金8000万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任务共30574户,排查整治新增自然灾害造成农房受损2405户。在饮水安全方面,全省开展了多轮农村饮水安全排查,并开通了省市县三级农村供水监督服务热线,及时掌握群众用水需求;持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新建或改造提升农村供水工程630处,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同比提升7.57个百分点;积极应对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冬春连旱,累计新建水源点2466个、延伸管网9470公里、应急送水11.37万车次,有效保障用水需求,切实防范化解因灾返贫风险。
2、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政策落实
一是系统谋划安置区接续发展。全省出台了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物业服务管理等指导性文件,逐步破解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难点问题,并累计将符合条件的1万余户搬迁户纳入住房保障体系;全省512个安置社区成立了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社区商业门面使用率达89.65%。
二是支持安置区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统筹相关资金发展后续产业项目,全年招引落地安置区项目125个、完成投资21.27亿元,助促搬迁群众持续增收。
三是加强搬迁劳动力技能培训及就业工作。全省建成就业创业服务中心772个,助促96.51万搬迁劳动力高效就业,户均就业2.34人,就业率96.19%,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3、强化国家重点帮扶县政策落实
2023年,全省下达重点帮扶县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资金70.59亿元、占全省47.5%,实施补短板促发展项目2437个。重点帮扶县获批建设用地7.84万亩,出让国有建设用地3.87万亩。引导1036家民营企业实施帮扶项目1347个、涉及投资额59.87亿元。支持重点帮扶县发行专项债券42.41亿元。深化科技顾问团帮扶,选派省市级科技特派员县均超过30人。推动东西部协作、中央单位定点、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省直单位帮扶重点帮扶县全覆盖。
4、强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政策落实
为了促进《关于建立粤黔两省更加紧密的结对帮扶关系的实施意见》的落实,2023年粤黔两省党政代表团开展了2次互访交流和学习考察活动。在此基础上,广东省投入财政援黔资金34.94亿元,并向贵州选派党政挂职干部221人、专业技术人才2195人;贵州向广东选派挂职干部429人、专业技术人才3154人。同时,推动全省99个共建产业园区提档升级,协作新增投资企业755个、到位投资额277亿元;新增认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156个,累计认证“圳品”47个,广东采购或帮助销售贵州农特产品212亿元。为深化同原东部帮扶省市的协作,贵州省党政代表团还赴上海、杭州、宁波、苏州等地考察对接相关工作,并签约项目46个、资金额达466.32亿元。另外,中央单位全年投入无偿帮黔资金6.83亿元,采购和帮助销售贵州农特产品10.51亿元;澳门帮扶从江县、澳门联合横琴帮扶正安县工作也取得有效进展。
(三)强化工作落实
1、聚焦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
贵州省严格落实“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工作机制,通过“大数据+机制保障”“大数据+精准识别”“大数据+精准帮扶”等举措,深入排查各类重点人员,切实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户均享受帮扶措施3.3项)。在具体工作中,贵州省还制作宣传防贫申报和帮扶政策“明白纸”,积极推广“贵州防贫申报”小程序,让群众看得懂、易申报。特别是把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作为重点,贵州在全国率先建成了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有效防止低收入人口规模性返贫致贫。同时,贵州省还推进低保对象与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同步开展入户核查、乡镇(街道)审核、民政和乡村振兴县级确认,确保兜底保障到位。2023年,贵州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到6086元/年、增幅达15%。
2、聚焦乡村产业发展添活力
贵州省始终把发展乡村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注重做强“土特产”文章,聚焦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推进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市场化发展,“菜篮子”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升。
一是推进品种培优。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大力推动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117个。完成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种质资源5249份。加强朝天椒、天麻、蜂糖李等特色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开展关岭牛等贵州黄牛选育攻关,提高良种自给能力。
二是推进品质提升。推进农产品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扶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等认证登记,累计认证绿色食品464个(2023年新增66个),获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154个。
三是推进品牌打造。贵州制定了第一批农业品牌目录,发布全省10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累计认定名特优新农产品57个(2023年新增38个)。
四是推进标准化生产。全省开展了农业全产业链标
2、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政策落实
一是系统谋划安置区接续发展。全省出台了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物业服务管理等指导性文件,逐步破解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难点问题,并累计将符合条件的1万余户搬迁户纳入住房保障体系;全省512个安置社区成立了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社区商业门面使用率达89.65%。
二是支持安置区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统筹相关资金发展后续产业项目,全年招引落地安置区项目125个、完成投资21.27亿元,助促搬迁群众持续增收。
三是加强搬迁劳动力技能培训及就业工作。全省建成就业创业服务中心772个,助促96.51万搬迁劳动力高效就业,户均就业2.34人,就业率96.19%,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3、强化国家重点帮扶县政策落实
2023年,全省下达重点帮扶县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资金70.59亿元、占全省47.5%,实施补短板促发展项目2437个。重点帮扶县获批建设用地7.84万亩,出让国有建设用地3.87万亩。引导1036家民营企业实施帮扶项目1347个、涉及投资额59.87亿元。支持重点帮扶县发行专项债券42.41亿元。深化科技顾问团帮扶,选派省市级科技特派员县均超过30人。推动东西部协作、中央单位定点、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省直单位帮扶重点帮扶县全覆盖。
4、强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政策落实
为了促进《关于建立粤黔两省更加紧密的结对帮扶关系的实施意见》的落实,2023年粤黔两省党政代表团开展了2次互访交流和学习考察活动。在此基础上,广东省投入财政援黔资金34.94亿元,并向贵州选派党政挂职干部221人、专业技术人才2195人;贵州向广东选派挂职干部429人、专业技术人才3154人。同时,推动全省99个共建产业园区提档升级,协作新增投资企业755个、到位投资额277亿元;新增认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156个,累计认证“圳品”47个,广东采购或帮助销售贵州农特产品212亿元。为深化同原东部帮扶省市的协作,贵州省党政代表团还赴上海、杭州、宁波、苏州等地考察对接相关工作,并签约项目46个、资金额达466.32亿元。另外,中央单位全年投入无偿帮黔资金6.83亿元,采购和帮助销售贵州农特产品10.51亿元;澳门帮扶从江县、澳门联合横琴帮扶正安县工作也取得有效进展。
(三)强化工作落实
1、聚焦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
贵州省严格落实“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工作机制,通过“大数据+机制保障”“大数据+精准识别”“大数据+精准帮扶”等举措,深入排查各类重点人员,切实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户均享受帮扶措施3.3项)。在具体工作中,贵州省还制作宣传防贫申报和帮扶政策“明白纸”,积极推广“贵州防贫申报”小程序,让群众看得懂、易申报。特别是把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作为重点,贵州在全国率先建成了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有效防止低收入人口规模性返贫致贫。同时,贵州省还推进低保对象与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同步开展入户核查、乡镇(街道)审核、民政和乡村振兴县级确认,确保兜底保障到位。2023年,贵州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到6086元/年、增幅达15%。
2、聚焦乡村产业发展添活力
贵州省始终把发展乡村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注重做强“土特产”文章,聚焦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推进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市场化发展,“菜篮子”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升。
一是推进品种培优。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大力推动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117个。完成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种质资源5249份。加强朝天椒、天麻、蜂糖李等特色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开展关岭牛等贵州黄牛选育攻关,提高良种自给能力。
二是推进品质提升。推进农产品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扶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等认证登记,累计认证绿色食品464个(2023年新增66个),获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154个。
三是推进品牌打造。贵州制定了第一批农业品牌目录,发布全省10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累计认定名特优新农产品57个(2023年新增38个)。
四是推进标准化生产。全省开展了农业全产业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