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04版
广西加快建设农业强区路径研究
    “广西好嘢”区域公用品牌

加工转化率达65%以上,共创建完成5个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成功研制出全球首台全电驱动甘蔗联合收获机。开展科技示范推广和基层农技队伍建设,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累计培养高素质农民18.16万人。启动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千雁万群”五年行动,培育“头雁”2700多人。扎实推进农业种业振兴工作,加快推动广西“南繁硅谷”建设,入选国家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圃名单3家、国家种业阵型企业12家,甘蔗、芒果、桑蚕列入新一轮国家育种联合攻关任务,新认定自治区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20家。
  (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体系不断健全
  连续多年实施开展农业龙头企业成长倍增计划,截至2022年底,共培育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574家,累计创建305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扎实推进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和自治区级家庭农场示范县创建,共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6万多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突破300个、家庭农场约11万户。
  (五)产业融合发展产业韧性不断提升
  从2012年至今,广西共创建各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1.96万个,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9个、农业产业强镇27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09个。累计建设了116个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培育了年销售额亿元以上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365家,广西农产品加工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建立“广西好嘢”区域公用品牌,品牌总产值1065亿元以上。成功创建14个国家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休闲农业收入成功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广西实施农业强区存在的主要困难分析
  农业强国的基础是农业强省(区)。目前,国内关于农业强省(区)的探索和提法不少,但是由于“农业强区”很难根据具体的量进行评价,特别是指标不同、属性不同,更难进行横向对比。尽管国家层面从农业的本质属性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两个方面,对实现“农业强国”提出了“四个强”的目标要求,但具体到农业强省(区)方面,各省(区)的资源禀赋、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很难做到“齐步走”或者用“一个模子”。经过分析,广西的农业强区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有以下几点。
  (一)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还不高
  广西农业总体来讲还是“大而不强、大而不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较低,多数以初加工为主,精深加工产品少;农业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品牌化水平不高;产业组织体系发展比较滞后,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较少;乡村产业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够健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不够紧密。
  (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仍然艰巨
  广西农民群体占比大、收入较低,城镇化率仅为55%,江苏等发达地区城镇化率达到73%,并且广西有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20个,占了全国的八分之一,防贫监测人口44.64万,排在全国第五位,返贫致贫风险因素较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仍然十分艰巨。
  (三)稳定粮食生产压力不小
  广西4961.46万亩耕地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区,部分地区耕地质量低。大中型灌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种粮比较效益低,激励扶持政策不足,农民群众种粮积极性较弱,调动提高其积极性的方式方法较少等。
  (四)乡村建设仍有不少短板弱项
  农村人居环境还需改善,2012-2020年开展的“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成效,有的地方没有巩固好,农村一些地方卫生出现反弹,还存在“脏乱差”的问题。尤其是在农村“厕所革命”工作中,有的地方重建设轻管理,后续管护断档脱节。部分地方乡村治理工作重视不够,推进办法不多,乡村三治创新不多、效果不明显。
  广西实施农业强区路径及措施建议
  综合上述,虽仍有不少短板弱项,但是“广西建设农业强区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未来可期、前景光明”。建议立足广西区情,发挥优势,力争通过“三步走”路径,努力走出符合广西实际、具有广西特色的农业强区之路。
  第一步:夯实农业大区基础阶段(即“十四五”时期)。重点任务是“十三五”期间排全国第一或领先的主要指标要继续保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主要指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