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00版
新时代边疆地区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困境与路径探析
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就不能忽视德治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要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开展专项文明行动,革除各类陈规陋习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优秀传统社会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理念、道德规范,并与农牧民日常社会生活有机结合,在基层形成弘扬传统美德,崇尚淳朴民风的良好社会氛围。
  此外,要将边疆地区农牧区基层社会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以法治理念化解矛盾纠纷,加强群众的法治宣传教育,增强村民的法治观念,引导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夯实群众自治基础,增强法治保障,提升道德支撑,充分发挥“自治”“德治”“法治”各自治理优势的基础上,实现三者的互为补充、互相促进、有机融合,推动基层治理良性运转。
  (三)统筹协调铸牢农牧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乡村治理现代化
  202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会议,要始终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根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能够为边疆地区基层治理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石,激发强大的智慧力量;推动边疆地区基层治理的现代化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实路径和重要保障,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为此,在边疆地区乡村治理过程中,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在广大农牧民群众中大力开展“五史”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坚定马克思主义“五观”,不断增强“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夯实基层群众政治认同的根基。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和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引领,充分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乡村党员干部学习和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水平,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构筑各民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铸牢防范各种极端、分裂思想渗透破坏的铜墙铁壁,及时排查并化解民族、宗教领域的风险隐患。引导边疆地区广大农牧民自觉抵御宗教消极影响,理性对待宗教,追求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过好当下幸福生活,做祖国统一、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守护者、捍卫者。
  (四)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推动乡村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以推动边疆地区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为目标,积极转变乡村治理模式,提升服务理念和服务水平,在乡村治理中始终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提升边疆地区乡村社会治理效能。
  首先,坚持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理念,调动各方面力量有序参与乡村治理。注重扶持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吸纳团结各类基层精英,充分发挥他们的公共服务功能。
  其次,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民生改善,增进社会福祉。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及时回应群众在就业、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领域的急盼,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缩小贫富差距,推动共同富裕,让各族人民共建幸福生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促民族团结进步。
  结 语
  “十四五”时期是边疆地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不断推动边疆地区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进程,不仅是促进边疆地区乡村的全面振兴,加快边疆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边疆地区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和各族群众的热切期盼。我们必须意识到,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当前边疆地区乡村治理仍然面临着基层党组织建设薄弱、农牧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程度低等诸多现实困境和挑战。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只有结合边疆地区乡村社会的实际,凝聚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形成多元共治合力,破解困境,补齐短板,才能夯实边疆地区治理根基,激发乡村治理的活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运用系统思维统筹推进边疆地区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在持续加强边疆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巩固和提升党建在边疆地区乡村理中的引领作用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边疆地区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健全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边疆地区基层的德治和法治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边疆地区乡村治理新格局,实现边疆地区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以及乡村治理水平的提高,为实现边疆地区乡村社会的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注释
  ①②③改则县地方志编委会:《改则年鉴·2019》,北京:线装书局,2020:118+65-66+119。
  ④吕蕾莉、刘书明:《西北民族地区村庄权力结构下的乡村精英与乡村治理能力研究》,载《政治学研究》,2017(3)。
  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载《人民日报》,2021-07-12(001)。
  ⑥《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载《人民日报》,2019-11-06(001)。
   参考文献
  [1]王力平:《要素转变与精细治理: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牧区社会治理》,载《贵州民族研究》,2019(4):20-26页。
  [2]王晓莉:《“十四五”时期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若干思考》,载《天津社会科学》,2021(2):80-84页。
  [3]高永久、郑泽玮:《边境牧区治理的困境分析与路径选择——基于新发展理念的视角》,载《西北民族研究》,2020(3):46-55页。
  [4]李增元:《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体系创新探索及新时代重点内容》,载《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6):1-10页。
  [5]管前程:《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村庄治理的发展走向》,载《贵州民族研究》,2019(2):50-55页。
  [6]桂华:《迈向强国家时代的农村基层治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现状、问题与未来》,载《人文杂志》,2021(4):122-128页。
  [7]滕明君、张昱:《建党百年来乡村治理范式的嬗变逻辑及新时代启示》,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3):189-194页。
  [8]李三辉:《乡村治理现代化:基本内涵、发展困境与推进路径》,载《中州学刊》,2021(3):75-81页。
  [9]潘坤:《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政治伦理建构》,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96-101页。
  [10]何阳:《多元主体互动视域下民族地区“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2):196-203页。
  [11]曹生龙、朱远来:《论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牧区村落社会发展——以青海牧区塔村为个案》,载《中国藏学》,2020(1):130-135页。
  作者简介
  牛燕军 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与治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