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5版
陕西发展银发经济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王振东
  近年来,陕西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老年人的需求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银发经济的发展条件日益成熟。虽然全省初步构建了以养老服务为核心的上下游产业体系,但仍面临着市场发展速度相对滞后、银发产品发展质量不高、产业体系相关认识不够深入、市场环境和法律规范有待完善等问题,未来陕西需从夯实发展根基、提高发展质量、开拓发展赛道、释放发展潜力等方面加快培育发展银发经济,实现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为陕西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2024年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从4个方面对我国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和银发经济体系建设做出了详细要求。1月公布的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广老年助餐和就近医疗服务,大力发展银发经济。2月22日,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在西安市调研养老服务工作时指出,“要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养老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
  近年来,陕西积极响应国家人口老龄化战略,在老年社保能力、康养服务、文化生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构建了以养老服务为核心的上下游产业体系,但仍面临着市场发展速度相对滞后、银发产品发展质量不高、产业体系相关认识不够深入、市场环境和法律规范有待完善等问题。未来,陕西需从夯实发展根基、提高发展质量、开拓发展赛道、释放发展潜力等方面推动银发经济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打造积极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陕西模式”。
  陕西人口老龄化与银发经济发展现状
  (一)人口老龄化速度持续加快,地域差异性愈发明显
  截至2022年底,陕西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811万,占总人口的20.5%,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4.7%,老年人口抚养比达到21.43%,陕西人口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加剧并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预计到“十四五”末,陕西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930万,占总人口23.5%左右,将对经济运行全领域、社会建设各环节、社会文化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分地区来看,陕北、陕南、关中老龄化程度呈现出地域差异性,陕南地区老龄化程度最高,关中地区老龄化程度其次,陕北地区老龄化程度最低。其中,咸阳、汉中、渭南、宝鸡、铜川、安康等地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已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地域差异性愈发明显。
  (二)老年社保能力、康养服务、文化生活显著提高
  2023年末,陕西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人数1342.23万人,城乡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逐年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逐步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全面实施,在全国率先将老年人生活保健补贴发放范围下延到70周岁,实现了本省籍老年人口全覆盖。全省146个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设了老年病科,276个医疗卫生机构开设了康复护理科,老年人慢病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将老年人群纳入重点服务对象,80%以上的养老机构与当地医疗机构建立了签约服务工作机制。在全国率先成立养老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省因地制宜组织开展面向老年人的图书阅读、培训讲座、文体活动、艺术鉴赏等文化服务活动,基本实现各市县(区)老年大学(活动站)、老年体育组织全覆盖。全省加快适老化改造,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敬老月”“老年健康宣传周”“敬老文明号创建”等活动,老年人成为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主力军。
  (三)初步形成了以养老服务为核心的上下游产业体系
  陕西积极响应国家人口老龄化战略,成为全国第五个出台健康养老地方性政策方案的省份。先后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