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4版
政府工具思想的进展及实践价值
题实现预期目标的工具。但事实上对于什么是主要的目的,对于不同的利益群体或者组织,可能会产生分歧,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此外,不同工具的有效性还要视具体的情景来看,在不同的环境中,其实施的效果会有所不同,那么就要综合考虑政府工具的内部性质,以及政府工具实施的外部环境。总之,选择最适合运用于某种情境的政府工具才是最有效的。
  2、高效性
  政府工具在有效性的基础上还要追求高效性,高效性则是要在效果成本之间达到一个平衡,比较不同的政府工具是否高效,则可以通过对比收益和成本之间的比率,这也是唯一一个可以用数据来衡量的办法。但是有效的政府工具未必是高效的,还是要衡量效果和成本是否能够达到最优。然而衡量政府工具的高效不仅要体现在政府预算的成本上,还要看一些其他私人组织或者非营利组织的账本,有时候虽然政府的账本显示这个工具的运行已经是最优的选择,然而私人组织却要承受巨大的财政压力,这样的政府工具相对来说就不是最优的选择。这就意味着我们衡量政府工具的高效性,不仅要关注政府的成本,还要关注其他参与者的成本。
  3、公平性
  评估工具的第三项标准就是公平性。它首先包括了基本的公平,即在比较各种参与者的收益与成本之间的比值后,以使得参与者的收益能够得到均衡的分配。其次是与再分配相关,尤其是要倾向于失去公平的人或者组织。在现实的公共政策中,在看待关于教育、能源、住房等问题上,分配问题相比效率问题对于公共政策的成功或者失败与否的判断是更有意义的。正如雅各布·文纳所说,在自由市场竞争的年代,政府干预的时代也已经到来,说明人们对于现行的收入分配存在不满,人们也没有那么大的热情去接受自由市场,除非能够按照他们所满意的分配方式运行。
  4、易管理性
  易管理性和可实施性作为另一个评估政府工具实施的标准,是指项目运行的难易程度。工具越复杂,参与项目的主体就越多,项目的管理难度就会越大。有些工具运行起来,在理论方面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高效性,然而真正实施起来就会显得很困难。基于这个原因,杰弗里·普雷斯曼和艾伦·威尔夫斯基将项目的可实施性作为项目设计的“第一条规则”,故易管理性倾向于选择更简单的工具。
  5、合法性和政治可行性
  工具选择还影响公共行动的政治合法性。工具的选择先认定哪些主体以及利益会影响到工具的实施,从而确定哪些是支持以及反对项目的实施。无论一个项目实施的有效性有多大,如果没有政治的支持,便也无法进行下去。
  工具选择还涉及到公民的合法性认同。如果工具的选择受到民众的支持,有了人民的拥护,那么这个项目实施起来就会容易很多。有些工具在权威者看来,需要一种责任感,这在民主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
  政府工具思想的实践价值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西方政府的改革浪潮,以及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条件之下,如何更好的审视这些变化关系到我国政府能否更好的吸收西方政府改革的理论以及实践成果。
  (一)政府工具思想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首先,政府工具的选择、应用和组合是能否解决现实公共问题的关键。长期以来,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政府能力的有限性以及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导致单一工具很难适用于所有情境。就现实来看,即便政策环境、政策问题以及目标受众发生变化,地方政府常常使用一种工具解决所有问题。为了避免单一工具带来的不足,应尽可能的选择多元、有效的工具以弥补其不足。然而在多元工具的选择中,地方政府出现选择工具组合不当的问题,导致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增加、效率低下。政府工具实质上是政府运用权力的手段和方式,政府工具的选择反映了决策者的价值偏好,决策者能否坚持公共理性,能否把握政府工具的本质特征以及能否灵活应对不同环境下的政府工具选择,这些不确定性关系到政府工具的有效性问题。
  其次,不同的政府工具有其自身的显著性,然而地方政府在工具选择的过程中更倾向于管制类工具。政府部门的过度管制显然是将其他主体力量放在和自身相对立的位置上,限制了其他主体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会导致政府工具的应用不足,显然与现阶段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符。在面对经济发展和社会问题时,不同主体和力量代表不同利益群体和利益空间,各种政策的执行以及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是这些力量相互较量、彼此互动、在矛盾和冲突中走向妥协并最终达成均衡的结果。有些地方政府却往往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以及对政府工具带来的收益变化,倾向于对其他主体力量进行过度的行政干预和管控。由于管制规则的滞后性,管制部门或者工作人员各自为政,监管机制不顺畅,缺乏信息和业务的沟通,不能有效应对公共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