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05版
辅导员开展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的医学人文和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代医学生培养发展的特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这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新的医学科技革命和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改革给医学生培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求不断提高医学生培养教育能力,更好认识和把握医学生培养教育规律。因此了解新时代医学生的培养发展特点,对辅导员开展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提高医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大有裨益。
  (一)专业能力培养需要深化
  专业能力是医学生必备的工作实践基础。医学生的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践都较为丰富和复杂,包括一系列的医学专业理论课程和见习、实习等专业培养。医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不仅是专业课程老师和实习指导老师所应承担的任务。同样,辅导员在医学生的培养教育中也要深化其专业能力的培养,要不断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让医学生牢固树立起专业能力自我培养意识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在专业学习和实践中积极作为。在专业实践方面辅导员还要积极拓展医学生专业实践渠道,创新专业实践模式,为医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技能奠定基础,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医学生培养教育中的价值功效。
  (二)专业心理素质需要强化
  医学生作为医生的后备军,拥有健康积极的心态和过硬的心理素质是学习成长和胜任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医学生专业学习和实践任务繁重,理论和技能课程的学习也需要他们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往往医学生个人会因为繁重的专业学习任务产生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到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同时,未来走上工作岗位的他们,肩负起救死扶伤的职责,面对工作强度高、工作风险大等问题,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等是关键。在医学生的培养教育中,辅导员要注重医学生专业心理素质的强化,特别是突发事件应变能力、抗压能力、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三)专业劳动教育有待提升
  “劳动是世间万物的基础,是人类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是价值的唯一来源。”一直以来,高校劳动教育紧紧围绕学生德育来展开,而医学生德育长期都是摆在医学教育的突出位置,但医学生劳动教育却缺乏长效的、科学的培养机制。医学生作为我国医疗卫生健康领域的后备军,“在新时代辅导员要加强医学生劳动教育,厚植医学生的劳动情怀,培育与医学生专业相关的劳动技能、劳动观念、劳动精神,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实现育人的效果是发展医疗卫生行业,进而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应有之义。”[3]
  (四)专业医德教育需要持续发力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医学生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的对象,其从事的职业极具重要性和特殊性,在《医学生誓言》中就写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因此,具备良好医德是医学生理应具备的价值品行。医学生作为医疗卫生健康队伍的后备力量,加之新时代对医学生医德素养的高要求之下,持续加强医德教育至关重要,这也是深入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体现。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医学生医德教育方面要主动作为和肩负起时代使命。医学生在大学阶段思想趋于逐渐成熟,可塑性强。在国家推动新医科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医学生医德教育需要持续发力。
  辅导员开展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作为辅导员,要充分了解和把握医学生的发展特点和职责使命,在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中要顺势而为,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发挥高校“十大”育人体系功效。把专业能力培养摆在首要位置,把专业心理素质教育摆在重点位置,把专业劳动教育摆在突出位置,把专业医德教育摆在根本位置。全面促进医学生综合发展,为医疗卫生健康和生命安全领域发展贡献力量。
  (一)加强医学生学风建设,把专业能力培养放在首位
  辅导员要让医学生坚定专业理想信念,培育树立起自我学习意识,以更好的自身条件来适应岗位的需要。
  首先,辅导员要充分发挥课程育人价值,一方面自身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另一方又要把自身所学转化传授给学生。在“大思政”建设背景下,辅导员要优化自身课程教学,要契合医学生实际,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和医学人文元素,融入到医学生的课堂教学中,帮助医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学习意识和终身学习理念。
  其次,辅导员要提升科研育人实效。科研开展对专业理论的巩固和运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激发专业学习兴趣和科研思维的锻炼具有积极作用。辅导员要积极引导医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同时,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为医学生拓展科研项目,发挥科研育人功效。培育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
  最后,强化学业管理,彰显管理育人成效。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