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62版
从“两个结合”中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必须践行“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领域,主要由思政教师与学工队伍开展。思政教师更多是在思政课堂这个主阵地,学工队伍则更多是在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贯彻执行。就当前各高校的情况而言,思政工作队伍总体有了很大提升,无论是学科背景还是职称学历方面较之前都有了较大改善,但是近年来在高校思政工作队伍中出现的部分不良现象,也给予我们警醒。此外,还有相当部分的高校,不仅仅辅导员配备达不到1:200的基本要求,连思政教师的配备与教育部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为此,高校还需要继续提升师资力量,选好配齐思政工作队伍,以达到思政工作队伍必须具有较好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要求。
  高校要提升师资力量,首先思政工作队伍就要秉持“先学一步、深学一层”的理念,积极研究“两个结合”的重要内涵,真正做到学深悟透“两个结合”的理论精髓,在学生面前把“两个结合”讲深讲透讲活,才能引导学生对“两个结合”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高校思政工作队伍要对“两个结合”的内涵有着清晰的认识,能够精准把握其核心要义,达到能够梳理清楚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各个历史脉络,进而更好地为大学生讲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一课题。此外,整个思政工作队伍要严格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讲清楚”要求,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讲清楚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重要意义,讲清楚在当下阶段,实现“两个结合”的重要意义、逻辑关系以及蕴含的价值意蕴。
  (三)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
  根据教育部202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高校务必要认真做好其人才培养体系,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其中,通过深化“三全育人”的改革,构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格局,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其中明确要求课程思政就是要切切实实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的各类教学教材以及各门专业的教学过程,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进入大学生的头脑,同时还需要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融合。
  为此,高校思政工作队伍要坚持正确导向,充分挖掘“两个结合”的丰富思想资源。一方面,高校思政工作队伍可以通过深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进入学生社区,利用课余及假期开展各类社会实践中探寻符合当下大学生需求并易于大学生所接受的各种形式,开展更有针对性并且更加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另一方面,我们要清楚认识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许许多多丰富的素材,可以帮助思政工作队伍更好开展专项课题研究。通过组织大学生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深入社会的一线,更好了解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丰富的思政元素,提升大学生的认知与实践动手能力。 其次,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将思政课这门小课堂与社会实践这个大课堂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开展特色主题教育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学生身临其境接受教育。最后,思政工作队伍还应该多与其他课程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互相分享课程思政教学的心得体会,让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局限于思政教师或者辅导员的工作,而是应该形成所有课程均要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体现“两个结合”的要求,达到各课程通力合作,共同发力,构建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的大格局。
  (四)统筹谋划,以新技术创新思政教学手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思政工作队伍的事情,更是整个高校各部门必须参与的工作。高校应该全校一盘棋、上下一条心,不断提高政治站位,通过统筹谋划,不断开拓创新,确保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能够切实取得扎实有效的成效,达到预期的目标。此外,面对新时代的大学生,多元的文化与价值观的冲击,原有的很多手段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需要,高校应该要与时俱进,通过优化整合,拓宽思路,充分各种新媒体新技术新载体,在各类思政相关的主题教育的开展中,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通过文化育人,活动开展,进而达到“两个结合”切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高校一方面可以通过鼓励大学生利用课余假期等时间积极投身到基层,到社区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这个过程中,高校可以引导大学生以“两个结合”为理论指导,结合“两个结合”的理论要求,利用国内外重大事件以及学生群体中所关注的热点内容,通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口,鼓励大学生真正学懂弄通“两个结合”的重要理论意义,并以此指导大学生的个人发展,真正做到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相结合,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该避免教条式的方式,而是应该是以一种贴近大学生生活,为大学生所易于接受,并且是一种较为清风拂面式的方式让大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将“两个结合”融入思想的血脉中,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