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73版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陕西关中地区城市协同发展路径探析
  二是加强跨区域产业发展合作,发挥西安、咸阳创新高地辐射作用,加大对铜川、宝鸡、渭南、杨凌等地创新创业和技术开发资金政策支持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区域创新型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引导创新资源要素向创新能力较低的区域倾斜,提升各城市创新能力。
  三是强化宝鸡、渭南、铜川、杨凌等地的产业聚集吸附能力,发挥各自优势夯实产业基础,主动承接西安、咸阳等核心枢纽带疏解的区域性仓储基地和物流集散地、一般性制造业等,优化产业发展体系、发展壮大产业规模,推动区域产业深度融合。
  (三)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推动市场发展畅通
  一是建立健全市场合作机制,推动各城市在产业合作发展中破除行业壁垒、确定市场准入、清晰产权保护、统一监督监管,形成统一开放、合作包容的市场认知水平和价值取向,促进城市间公平合理竞争和畅通无阻合作。
  二是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健全城市间产业转移协作利益共享机制,扩大城市间经济发展溢出效应,营造透明开放的区域营商环境,促进西安、宝鸡、杨凌、铜川、咸阳各城市之间的产业协作。
  三是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持续优化对外开放政策,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和中欧班列(西安)、中国(西安)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政策平台,扩大外商投资市场准入和对外开放范围,积极引入各类国际组织地区总部和分支机构落户,促进城市内外开放和融合发展。
  (四)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推动区域配置联通
  一是建立更加完善的交通网络,提高交通运输通达标准,加快补齐立体化交通体系短板,优化公共交通和服务,完善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渭南、铜川、杨凌、宝鸡等区域性交通枢纽建设,缩短城市间交通距离、提高交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二是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区域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与算力、大数据存储交换中心、信息枢纽中心等通信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网络升级演进,扩大网络数据系统和数据交换平台覆盖面,构建互联互通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体系。
  三是提升公共资源跨区域配置能力,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生态保护、住房保障等重要领域一体化规划建设,提升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五)破旧创新协同体制机制,推动利益有效融通
  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是城市间资源统筹配置和合理流动、破除恶性竞争和同质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及资源错配等“无序”状态的基本保障和本质要求。[10]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杨凌等地要积极破除行政壁垒和制度瓶颈,强化思想解放和改革创新,建立思想共识,深刻认识和理解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建立尊重市场规律、权衡各主体利益的协同发展制度,从根源上解决行政壁垒带来的强虹吸效应、平等协商受限、合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在产业转移及跨区域合作中明确牵头主体、统一发展标准、协调各方利益,推动协同发展重点任务落实落细,促进区域高质量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人民日报》,2022-10-16(001)。
  [2]崔琰、王英、吕园等:《西部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以成渝和关中平原城市群为例》《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24,40(01):45-55页。
  [3]程丽辉、崔琰、周忆南:《关中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策略》,载《开发研究》,2020(06):56-62页。
  [4]以上数据来源:陕西省统计局统计数据库,http://tjj.shaanxi.gov.cn/tjsj/。
  [5]史俊斌、黄成:《咸阳高新区:架起西安-咸阳一体化桥梁》,载《科技日报》,2023-11-09(007)。
  [6]《西北地区最大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如何?》,网易新闻,https://m.163.com/dy/article/HPEPT74405534FU7.html。
  [7]《陕西沣西新城: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央广网,https://www.cnr.cn/sxpd/c/20230615/t20230615_526288864.shtml。
  [8]邢灿:《关中平原城市群协同发展再提速》,载《中国城市报》,2023-08-28(A03)。
  [9]以上数据来源:《2022年296个城市宜商水平报告》,http://30forum.com/index.aspx?q=/content/news/439,报告版权为北京三十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所有。
  [10] 李小玉、邱信丰:《数字经济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基于江西与粤港澳、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视角》,载《企业经济》,2024,05(01):107-110页。
  作者简介
  惠 甜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办公室干部,研究方向为地方政府治理和绩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