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06版
寻找黄文秀
    百坭村黄文秀先进事迹展馆里黄文秀半身塑像(摄影丨张艳婷)

到条件艰苦的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写道:百色是一个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大石山区、边境地区、贫困地区、水库移民区“六位一体”的特殊地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作为家乡的一分子,面对如此情况,怎么还有理由不回来呢?
  2019年6月16日,黄文秀利用周末假期赶回老家田阳,照顾病重刚手术后不久的父亲。由于第二天还要安排因暴雨受灾的村民,她不想耽搁,便连夜在大雨中开车返回百坭村,途中遭遇山洪暴发不幸遇难。
  2019年6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黄文秀在脱贫攻坚一线奋战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她在驻村日记里写道:“我有很多想法”“我还有很多想法……”扶贫之路是她心中的长征,她立下了“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誓言。
  黄文秀来到百坭,就把自己当作百坭人。她的微信名字是“百坭女子图鉴”,她把自己全部家当也搬到了村中。村中上了年纪的人听不懂普通话,她就努力学习村民的桂柳话,可以和村民坐下来聊天,一起喝村民自酿的玉米酒。
  在百坭一年又三个月不到的时间,在回回重重的山路上,她跑项目、找专家,村中杉木种植面积从8000多亩发展到20000亩,八角从600多亩增加到1800亩,沙糖橘从1000多亩增加到2000亩。她组织村民成立了34个脱贫奔康互助组,新开工4个屯道路硬化,修建蓄水池4座,2个屯新安装了路灯……
  烈日似火。参观学习的人群屏息驻足在展示栏前,目光紧随着张老师的讲述。张老师说,黄文秀的优秀品质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由她成长中的一个个细节筑就的。
  统计显示,2016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47户671人,贫困发生率为32%,属于深度贫困村。一年多时间,村里有88户418人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2.88%下降到2.71%。
  到2020年底,百坭村实现贫困清零。
  镜头二 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在岗情况:请假
  这是我担任第一书记的第一周……我能不能坚持下来,我心中也十分疑惑,但既然选择了,唯有坚持。
  ——黄文秀日记(2018年4月2日)

  我们走进陈列馆。
  陈列馆保留了原来的接待群众大厅、办公室、厨房、寝室、农家书屋及二楼会议室、广播室(现改建为文艺文化展陈室)。这里有村民对黄文秀在百坭村的无数回忆,可以感觉到村民和黄文秀的情感传递依然那么浓烈。
  陈列馆门前的在岗情况公示牌已被日光晒得斑驳,但仔细看仍然可以看到,第一书记黄文秀那一栏的状态是:请假。这是村民对文秀书记的无声怀念。
  走近馆内,办公桌上用饮料瓶缠着胶带纸做的简易笔筒格外引人注意,这是黄文秀为节约办公经费自己制作的。一年多时间里,村民们习惯了到办公室来了解扶贫政策,家中的大小事也都愿意让文秀书记帮着拿个主意。他们信任这个刚来时一口普通话,一门心思学桂柳话,几个月就能和他们无障碍交流的姑娘。她的苦心,她对村民们的尊重,村民都感受得到,大家口中的那个“文秀书记”很快就变成了“文秀女子”“文秀妹子”。
  黄文秀驻村时住的房间有8平方米左右,简易的床铺上挂着蚊帐,书桌上放着吉他和《西行漫记》等书籍,凳子上挂着下村时戴的草帽,床下放着两双水桶鞋和运动鞋。
  墙上的一幅铅笔画让不少参观者都默默流泪了。画面上,一个小女孩在父亲肩头撒娇,这是黄文秀画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