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1版
沂蒙精神助推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探析
新力。强化对乡村文化人才的培养与引进,通过实施文化活动培训、设立文化创作竞赛等手段,激发和促进乡村居民的文化创新力;主动吸引专业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团队,凭借其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提高乡村文化的品质与层次。最后,强化政府的参与和引导,为乡村文化的兴盛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激励和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例如提供资金扶持、减免税收等措施,加大对乡村文化的引导力度,组织专家学者指导乡村文化活动的策划和组织,确保乡村文化发展遵循正确的方向。
  (三)深化沂蒙精神内涵,创新乡风文明建设路径
  首先,沂蒙精神作为深化乡风文明建设的基础,以勤劳、朴实、团结、拼搏为核心价值观的沂蒙精神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目标相契合。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弘扬沂蒙精神将引导乡村居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道德品质,培养诚信意识,并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其次,注重实际情况和科学规划。沂蒙地区拥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这决定了在进行乡风文明建设时,必须制定一条符合实际情况的发展路线。为实现这一目标,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学规划理念,以指导我们规划出一条科学可行且符合乡风文明建设需求的路径。最后,关注乡村创新精神和创业环境的培育。重视乡村创业环境的培养,涵盖优秀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支持机制、优化商业环境以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如此,方能吸引更多人才和创业者参与乡村建设,持续激发乡村活力和创造力,助力乡风文明建设迈向新高度。[9]
  (四)践行沂蒙精神,助力乡风文明建设
  首先,致力于塑造乡村文明风尚。借助沂蒙精神的传承,促使广大农民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念,推崇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规范,倡导文明的社会交往方式与生活习性;通过策划实施文明乡风的宣传教育活动,增进全体农民的文明意识与道德观念,提升社会文明素养。其次,重视乡村治理能力的提升。充分利用党组织的领导优势,构建完善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社会管理和服务,提升乡村社会文明建设水平。[10]通过加强农村社会组织建设,完善村规民约,建立村民自治机制,以提高自治能力和内部管理水平;落实法治理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确保乡村社会秩序稳定。最后,致力于农村精神文明的发展。推动农民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与价值观的革新,通过举办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农民的精神文明建设。例如,在重大节日与纪念活动中,弘扬爱国主义情怀与集体主义精神,传播正能量;实施主题教育,强化农民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等方面的教育,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与科学修养。
  “沂蒙精神”作为我国的宝贵财富,是一种卓越的文化标志,在当前的乡村文明建设中依然具有深远意义。我们应当积极推广和普及这一精神,将其融入到乡村文化、公共事业、产业发展以及城乡融合等各个方面。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实现乡村文明建设的目标,让我们的乡村在“沂蒙精神”的引领下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杨卫军、冯芊芊:《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载《长江论坛》,2021(04):65-71页。
  [2]庄纪旭:《让沂蒙精神绽放出新时代的光芒》,载《党建》,2023(05):35-37页。
  [3]钱冲:《红船精神传承与新时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载《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05):9-13页。
  [4]厉彦林:《沂蒙精神是党和人民开创千秋伟业的基石与动力》,载《沂蒙干部学院学报》,2022(04):34-43页。
  [5]忻平、陈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形成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在关系》,载《上海党史与党建》,2023(02):20-26。
  [6]陈夫龙、韩晨辉:《沂蒙文化的内在逻辑与“两创”的沂蒙路径构想》,载《沂蒙干部学院学报》,2022(04):84-91页。
  [7]张心远:《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22。
  [8]吴敏:《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安徽医科大学学位论文,2021。
  [9]张红宇:《牢牢把握建设农业强国的基本方向》,载《农村工作通讯》,2023(05):28-30页。
  [10]张正河、贾大猛:《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意义——兼论推进乡村振兴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逻辑关系》,载《国家治理》,2023(02):15-20页。
  作者简介
  孔 欢 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思政)
  王 杰 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