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75版
现代家庭养老背景下传统孝文化传承与发扬研究
务,孝文化在家庭中世代相传。同其他养老方式比较起来,家庭养老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亲子互惠关系,它是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孝文化的内在要求。发挥家庭的养老功能,对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孝文化具有重大意义。[4]
  现代家庭养老背景下优秀传统孝文化传承和发扬的现实困境
  现代人已经认识到优秀传统孝文化对现代家庭养老的重要性,也采用了多种路径进行传承和发扬。种种结果显示效果并不理想,使优秀传统孝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面临巨大挑战。
  (一)孝文化自身的局限性
  传统孝文化具有自身局限性,不足以成为现代家庭养老的唯一支撑。单纯依靠孝文化精髓融入去解决家庭养老问题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优秀传统孝文化实则是对意识层面的规范和引领,在真正实践过程中,会遭遇许多现实因素阻碍,还是有很多老人面临养老难题。子代在承担养老责任这一问题上,绝大多数是没有争议的。但是除却精神文化层面,也面临着现实问题的阻碍。在家庭赡养老人中,经济方面、多子女互相推诿、家庭关系也是制约养老问题解决的因素。空有一片孝心,缺乏实际行动能力,导致家庭养老出现的问题仍不能得到解决。孝文化精髓在融入家庭养老过程中,子代和父代的行为关系没有得到真正的实质改变。
  (二)孝文化受众的主观能动性
  传统孝文化的伦理价值面临失范风险。优秀传统孝文化本质上是孝文化的精髓和现代先进精神的高度拟合,应该达到良好的传承和发扬。传播的受众是广大人民群众,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对孝文化精髓的理解千差万别,部分主体对孝文化精髓其内涵产生了不良解析,从而产生众多错误导向。这些错误的解析在传播的过程中,对家庭养老的影响是恶劣的,最终结果是孝文化精髓在融入家庭养老中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时,缺乏多元有效的传播方式,也会影响到孝文化精髓对家庭养老产生效用。新时期实施过程中,传统孝文化的传承路径不具有创新性,没有与时代发展特色相结合,传承方式和载体比较单一,多以单向输入为主,缺乏互动性、体验感,致使优秀传统孝文化精髓传播效果不佳。
  (三)孝心孝行的错位性
  优秀传统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尊老、敬老、爱老、养老等优秀传统孝文化对中华儿女产生了深远、持久、强有力的影响。人们受传统孝文化影响,有孝心有孝行,但是受现实客观因素等制约,子女虽然拥有孝心,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无法达成预期目标,发生了错位。具体来说是,有孝心但缺乏孝的能力。相关研究得出,近年来城市和乡村得到发展,但是在城市中,成年子女面临高昂的住房成本、教育成本、生活成本等,如车贷、房贷、子女学杂费等,所产生的社会压力是巨大的,这些将影响了成年子女对父母的代际支持;同时在农村地区,子女也出现有心无力的现状,子女因为经济原因而外出务工,对父母缺乏陪伴。理想和现实出现差距,纵使心中有孝,但是因为自身能力有限,仍难以将孝道贯彻到底。
  (四)孝文化传承环境的严峻性
  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当前,我国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截至2022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比14.9%,已经步入老龄社会。社会老龄化趋势愈加严重,我国老龄人口规模庞大,需要更好的经济条件、服务设施和服务人员,但是我国的医疗卫生水平和老人康养服务等方面的条件与不断扩大的老年人相应需求处于一种不匹配的状态,社会出现未富先老等现象,养老问题面临严峻挑战。
  同时,文化具有多元性。在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养老观念发生碰撞,传统养老观念受到冲击,孝文化生存土壤日渐贫瘠,相关部门对中华优秀传统孝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譬如对孝文化古迹保护不足,对孝文化故事传扬不足,对孝亲敬老古籍和相关政策的软资源研究不够重视,更注重它的经济价值,缺乏对孝文化具象事物的合理性探索和在不改变孝文化核心的基础上进行符合现代化的改编与传扬,难以发挥中华传统孝文化资源中所蕴藏的历史底蕴和崇高价值,无法将优秀传统孝文化与社会大众相链接,构成了传统孝文化传承和发扬的大背景。
  优秀传统孝文化在现代家庭养老传承和发扬的推进路径
  优秀传统孝文化对现代家庭养老有着重大的价值,从理论层面转化为客观实践推动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一)制定相关法律,规范约束孝道行为
  优秀传统孝文化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对子女在家庭中赡养老人具有正向的引导作用。优秀传统孝文化在现代家庭养老中扮演着一种正向督导的角色,维系着家庭的稳定与和谐。子女拥有孝心,在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自身的道德达到对父母的孝养行为,尽量约束自身的不孝行为。但是法律的强约束作用和道德的软制约作用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