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84版
高校辅导员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式教育工作策略
刘爱琴
    高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塑造诚信、爱国等正确价值理念。

◎2022年全区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项目“名班主任(辅导员)工作室项目: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辅导员工作室”
  中国传统文化是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渐凝聚成的精神财富,蕴含着多种人生价值理念,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本文分析了高校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作用,渗透式教育在高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并从高校辅导员角度,探索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式教育工作的可行方案。认为采用渗透式教育工作模式,有利于传统高校文化灌溉式教学模式改进,且通过潜移默化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几千年的历史更迭产生了多种时代文化,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宋朝的程朱理学、近代的新文化运动等。这些传统文化在时代发展变迁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经过不断传承、交互,成为现代教育工作的瑰宝。高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塑造诚信、爱国等正确价值理念。
  高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增强民族自信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人,民族归属感与民族自信是与生俱来的。信息时代,国外信息的全方位渗入使得当代大学生变得迷茫,容易对从小认同的民族自豪感产生质疑,成为西方价值观的傀儡。高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树立民族自信心,引导大学生主动承担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任务。
  (二)整合德育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道德教育内容,在文化自信的现代化教育理念下,高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能够丰富教育内容,拓宽大学生眼界。信息技术发展使得高校教育资源获取更加简单,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整合资源增强高校教育质量,能满足大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例如,道教讲究“知足常乐”,儒家追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规范,不同理念的碰撞为大学生研习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充足的话题,帮助其成为德才兼备的现代化人才。
  (三)树立正确观念
  区别于中学教育,高校教育不再局限于文化知识获取,更强调培养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观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就大学生群体而言,其主流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能够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不动摇,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生活、工作。
  (四)完善职业素养
  高校思政教育偏理论,难以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应用,能够从职业导向入手,体现文化培养的职业素养教育成效。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通过增加传统文化元素,进一步提升个人专业技能水平,明确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