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90版
党史学习教育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方面的实现路径研究
困难学生精神资助。一是支持高校开设党史学习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党的光荣历史,深刻理解我党与其他政党的本质区别。二是采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党团活动或专题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三是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开展线上学习,将党史学习教育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的相关内容纳入其中,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
  3、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文化活动
  组织开展各类主题的展览活动,如参观革命历史图片展、红色文化展览等,让学生了解党的历史和奋斗历程,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各种文艺演出或比赛,如红歌会、诗歌朗诵比赛等,通过表演或比赛的形式表达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和对生活的感恩之心。推广优秀传统文化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二)形成多层次的资助育人机制
  1、树立优秀典型,榜样示范带动
  发掘和培养一批品学兼优、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优秀榜样的树立,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激励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向他们学习,坚定信念、自强不息、努力奋斗。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优秀典型的事迹宣传和教育,如举办主题班会、组织演讲比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等,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先进事迹和精神风貌。
  2、积分激励机制,实现资助育人
  学校要建立制定一套完善的积分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统一的量化考核,将学生的在校表现形成记录,并给予相应的积分奖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党史学习教育和精神资助工作,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3、设立明确目标,实现诱导激发
  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如通过考试、获得证书、参加竞赛等,让他们在学习中有明确的方向和动力。同时,鼓励他们制定个人目标和计划,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实现目标。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激励活动和教育课程,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强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理论联系实际,互助体验实践
  1、传播红色党史
  开展实地考察和调研活动,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深入了解本地区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了解党的历史和奋斗历程,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开设红色旅游线路设计、革命遗址调查等实践课程项目,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到党的历史和文化。
  2、励志感恩教育
  邀请专家学者、成功人士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举办励志讲座,分享人生经验、成长历程和成功之道。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等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结 论
  本文基于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聚焦立德树人目标,融合基层党建工作,利用基层党建优化创新学生资助工作,融合当前已有的多种学生资助育人模式,优化完善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资助工作模式。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以精神扶贫为重点,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需求和成长发展,通过励志感恩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和自信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自我价值。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和扶贫方式的结合,提升高校立德树人的整体助推力,推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仝立人、史笑晗:《高校学生资助与思政教育结合路径探究》,载《智库时代》,2019(48):98-99页。
  [2]肖慧:《基于协同思维的高校学生资助育人研究》,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8):73-75页。
  [3]梁小池:《资助育人工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调研报告——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为例》,载《成才》,2023(13):29-30页。
  [4]孟书敏:《新时代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理念与方法》,载《中国高等教育》,2021(17):40-42页。
  [5]叶福林:《新时代强化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若干思考》,载《思想理论教育》,2021(3):83-87页。
  作者简介
  张宇斐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党建、学生资助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