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3版
广州市海珠区珠江沿岸历史文化保护现状研究
  广州市海珠区珠江沿岸历史文化保护的优秀案例
  广州市海珠区一直重视珠江沿岸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不乏成功案例,如南华西历史文化街区、太古仓码头、黄埔村、小洲村等,体现了海珠区为保护珠江沿岸历史文化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
  (一)历史街区改造的模范——南华西历史文化街区
  南华西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广州市海珠区西侧,街区内有海幢寺、潘家大院等历史建筑,见证了近代以来广州商贸的繁荣与发展。南华西历史文化街区历经了两次改造:第一次改造在2006年,然而在“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改造思路下,仍拆除了部分街区建筑,破坏了历史街区风貌;第二次改造在2016年,为吸取第一次改造经验与教训,政府颁发了《南华西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以活化利用好街区历史文化。[4]2024年,在“政府引导+社会化运营”模式下,重新开放双清楼,建设“双清”广场,在整治提升周边环境的同时,共享历史文化盛宴。如今,南华西历史文化街区不仅提升了本地居民生活幸福感,而且使得街区文化在地化,增强了街区历史文化认同感。
  (二)商贸文化延续的样板——太古仓码头
  1904年,英国太古洋行在海珠建设太古仓码头,主要运营广州往返上海、香港等航线。1953年,太古仓码头交由广州港务管理局经营,成为对外开放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但随着现代航运业与城市的发展,太古仓码头在2007年正式告别作为码头装卸的历史舞台。现今,太古仓仍保留着3座码头栈桥、7座仓库建筑和1座水塔。为延续昔日太古仓码头的繁华,海珠区“十四五”规划把太古仓的更新改造列为支柱产业重点项目。2022年太古仓更新改造项目正式动工,并在2024年结束。此次更新改造,深耕码头历史文化,融合现代商业气息,把太古仓打造成“集文化创意、展贸、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历史文化传承地与品质商圈体验地”。[5]太古仓更新改造,适应了海珠区西部建设“海珠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的需求,培育了新消费热点,为文旅融合赋新能。
  (三)水乡文化保护的典范——小洲村
  小洲村位于海珠区东南部,已有超过七百年历史。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岭南水乡村落建筑。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吸引了著名画家关山月等前来组建艺术村。然而,随着城市发展,村内新式建筑不断拔地而起,独具特色的岭南水乡建筑闲置老化,传统民俗文化式微。因此,2008年出台相关政策,“开发小洲村,推动生态环境整治、历史文化保护,意在打造岭南古村落文化旅游的典范”。[6]通过系列环境整治行动与历史文化保护举措,小洲村生态环境好转;同时,加强了本土历史文化保护,重视文旅资源开发利用。小洲村的更新改造保留了岭南水乡原貌,传承了传统水乡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艺术家进行参观、创作。
  (四)海丝文化传承的范例——黄埔古港与黄埔村
  黄埔古港与黄埔村位于海珠区东部,是广州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发源地之一。早在南宋时,黄埔村已是“海舶所集之地”。清朝在黄埔村设置粤海关管理对外贸易。黄埔古港与黄埔村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千多年的黄埔村,与兴盛了200多年的黄埔古港,共同记载了广州对外贸易发展史。2009年,黄埔古港与黄埔村的综合整治工程启动,在“修旧如旧,保护提升”原则下,通过“微改造”“微更新”“微手段”等举措,完成环境升级改造工程,建成黄埔古港古村历史文化景区。[7]近年来,黄埔村注重盘活闲置古建筑,如将童子书局改造成新型文化空间,将紫霞居打造成岭南箫笛文化艺术空间,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推动了村内产业升级。
  广州市海珠区珠江沿岸历史文化保护的困境
  广州市海珠区对珠江沿岸历史文化保护做出了不少努力,也为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海珠区珠江沿岸历史文化保护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在保护意识上,存在明显差异。如上述案例所列举的南华西历史文化街区、太古仓码头、小洲村、黄埔古港和黄埔村,都非常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但是其他地方的历史文化保护意识相对较弱。例如,海珠南部的沥滘村、仑头村、官洲村、土华村,有着大大小小独具特色的古建筑,然而不是老化闲置,就是被出租用作仓库,没有很好地保护历史文物。
  其次,在活化利用上,同质化较为严重。“招募开发商,打造成景区”模式,导致了海珠区珠江沿岸历史文化活化利用过程中,忽略了本地特色,与其他历史文化没有明显区别。例如,小洲村作为水乡文化保护典范,村内商业化氛围浓厚,忽视了历史文化的挖掘与弘扬;黄埔村近年来成功吸引众多旅客与投资人,但未完全展现海丝文化因素,让游人忽略其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
  最后,在保护策略上,缺乏整体性保护思路。海珠区珠江沿岸历史文化保护相关政策有待出台。在历史文化保护上,提出了“修旧如旧”“保护提升”“政府引导+社会化运营”等原则,但都仅仅针对单个历史文化,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