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保护与利用研究
图1:《南诏图卷》建筑彩绘纹样部分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秦巴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图谱及保护开发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3YJC760079)
◎陕西省社科项目“秦巴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3J022)
◎陕西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秦巴山区传统聚落景观基因数字化保护与开发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CX-RKX-088)
西南丝绸之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宝库。为促进非遗文化保护与利用,本文以大理白族建筑彩绘为例,运用文化基因理论,从题材、色彩、风格、文化四个方面梳理文化基因类别,构建基因图谱。并针对非遗文化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运用文化基因图谱提出解决策略。有效实现对大理白族建筑彩绘文化基因进行提取与设计应用,为西南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设计开发提供借鉴。
文化基因(Meme)是基于生物学基因原理而产生的概念,是人类延续发展和文化传承所依靠的核心要素和遗传密码。[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历史智慧的结晶,是各民族汲取精神力量的文化土壤,是中华文化基因的载体。深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观念、思想道德、行为模式等基因,是推动非遗保护工作发展,提升国民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西南丝绸之路是跨越亚欧大陆,途经我国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古代商贸通道,沿线区域具有多元文化交融的特点,汉、回、满、傣等十多个民族丰富而独特的个性文化在此交汇,呈现出独一无二的非物质文化底蕴。2008年,国务院公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云南大理市白族建筑艺术的精华——白族建筑彩绘赫然在列。
白族建筑彩绘有着极高的文化与艺术价值,承载了白族人民与大理地区独特的历史记忆,对研究与传承白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依据文化基因理论,通过提取大理白族建筑彩绘文化基因遗传因子,构建白族建筑彩绘文化基因图谱,为大理白族建筑彩绘保护应用提供图谱体系参考,保护大理白族建筑彩绘文化,传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西南丝绸之路全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
大理白族建筑彩绘现状
(一)大理白族建筑彩绘起源与发展
现存最早的关于建筑彩绘的记录是成画于南诏中兴二年的《南诏图卷》,又被称作“南诏中兴二年卷”。[ 2 ]
从古至今,建筑彩绘寄托了白族人民的思想情感、审美意识与宗族传统。白族的房屋代表家族的威望与祖辈的遗产,在白族人心目中有神圣地位。正如许烺光所言,“白族传统民居是整个家庭——包括死去的、活着的、未来的家庭成员——社会威望的象征。”[3]
白族建筑彩绘处在萌芽阶段是在汉朝时期。佛教思想传入后,佛教建筑与宗教壁画等为彩绘形成奠定了基础。南诏国时期有了关于建筑彩绘的图样记载,一些画作建筑上的“修廊曲庑”已经具有简单装饰图案。随着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秦巴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图谱及保护开发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3YJC760079)
◎陕西省社科项目“秦巴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3J022)
◎陕西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秦巴山区传统聚落景观基因数字化保护与开发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CX-RKX-088)
西南丝绸之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宝库。为促进非遗文化保护与利用,本文以大理白族建筑彩绘为例,运用文化基因理论,从题材、色彩、风格、文化四个方面梳理文化基因类别,构建基因图谱。并针对非遗文化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运用文化基因图谱提出解决策略。有效实现对大理白族建筑彩绘文化基因进行提取与设计应用,为西南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设计开发提供借鉴。
文化基因(Meme)是基于生物学基因原理而产生的概念,是人类延续发展和文化传承所依靠的核心要素和遗传密码。[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历史智慧的结晶,是各民族汲取精神力量的文化土壤,是中华文化基因的载体。深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观念、思想道德、行为模式等基因,是推动非遗保护工作发展,提升国民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西南丝绸之路是跨越亚欧大陆,途经我国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古代商贸通道,沿线区域具有多元文化交融的特点,汉、回、满、傣等十多个民族丰富而独特的个性文化在此交汇,呈现出独一无二的非物质文化底蕴。2008年,国务院公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云南大理市白族建筑艺术的精华——白族建筑彩绘赫然在列。
白族建筑彩绘有着极高的文化与艺术价值,承载了白族人民与大理地区独特的历史记忆,对研究与传承白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依据文化基因理论,通过提取大理白族建筑彩绘文化基因遗传因子,构建白族建筑彩绘文化基因图谱,为大理白族建筑彩绘保护应用提供图谱体系参考,保护大理白族建筑彩绘文化,传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西南丝绸之路全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
大理白族建筑彩绘现状
(一)大理白族建筑彩绘起源与发展
现存最早的关于建筑彩绘的记录是成画于南诏中兴二年的《南诏图卷》,又被称作“南诏中兴二年卷”。[ 2 ]
从古至今,建筑彩绘寄托了白族人民的思想情感、审美意识与宗族传统。白族的房屋代表家族的威望与祖辈的遗产,在白族人心目中有神圣地位。正如许烺光所言,“白族传统民居是整个家庭——包括死去的、活着的、未来的家庭成员——社会威望的象征。”[3]
白族建筑彩绘处在萌芽阶段是在汉朝时期。佛教思想传入后,佛教建筑与宗教壁画等为彩绘形成奠定了基础。南诏国时期有了关于建筑彩绘的图样记载,一些画作建筑上的“修廊曲庑”已经具有简单装饰图案。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