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林海“生金”记
榆阳区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榆阳区生态长廊建设
“我们把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低碳转型的关键,已投资1.2亿元营造碳汇林,力争5年内营造碳汇林15万亩。”华能陕西新能源公司项目经理贺子涵介绍,该项目可实现沙地治理和储碳固碳的双重目标。
巴拉素林场副场长冯光平介绍,建设碳汇林基地的地块要集中连片,便于规模建设、整体推进;树种选择宜乔则乔、宜灌则灌。
从护林员到场长,冯光平见证了昔日滚滚荒沙变为今日片片绿意,也经历了沙地林木“变身”碳汇林的转变。
“曾经,除了零星的天然臭柏林外,这里98%的区域被荒沙掩埋。如今,这里成为防沙治沙综合治理示范区。我们要像守护孩子一样守护来之不易的绿色。”冯光平非常期待自己早日变身卖“碳”翁。
为持续储碳固碳,榆阳区大力实施林地修复提质、矿区生态修复等“六大工程”,有效提升了榆阳区的林木蓄积量、生长量和碳汇量。
“我们计划每年完成营造林30万亩、建设生态廊道100公里,稳步推进增绿增汇,努力将榆阳区建成国家级林业碳汇示范区。”秦刚说。
从“黄沙荒山”到“金山银山”
这段时间,榆阳区林业局在积极开展林业碳汇监测交易系统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组件和林业碳汇智慧平台建设。
CCER有啥优势?
“通过CCER交易平台,我们可以将榆阳‘绿碳’推向全国,更好地抵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配额清缴、大型活动碳中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榆阳区林业局副局长张生平解释,“未来,我们还可借助智慧平台精准摸清‘碳汇家底’,实现林业碳汇可度量、可交易、可变现。”
2023年5月31日,榆阳区与中海油电力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林业碳汇增汇量交易合作协议,交易林业碳汇量20万吨,预售交易额达1000万元。
双方在林草碳汇项目产品开发、碳自愿减排市场搭建等方面开展合作,着力打造林业碳汇产业联盟,打通从碳供应到碳消费的全链条合作流程。
“初步估算,榆阳区目前林木保存面积482.2万亩,每年可实现碳减排约70万吨,其中130万亩乔木林第一个计入期将产生碳汇量533.2万吨、经济效益约5.3亿元。”张生平说。
为持续向绿水青山要效益,榆阳区遵循“政府主导、企业投资、碳汇储备、市场交易”的原则,构建“林业投资-林业增长-碳汇增加-碳汇交易-林业投资”可持续循环碳汇林业发展体系,并制定了《榆阳区林业碳票管理办法(试行)》。此外,该区在全省率先建立碳汇金融服务中心,为企业、碳票持有者提供碳票交易、结算、管理等碳票金融服务。目前,发放的3张碳票已存入碳汇金融服务中心碳汇专户。
以发展林业碳汇为契机,榆阳区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发展。
为摆脱对高耗能、高污染的能化工业的单一产业依赖,近年来,榆阳区一大批“含绿量”“含新量”高的项目相继落地,布局了通航、氢能等低碳转型产业,实现了碳汇价值有效转化。
“生态建设取得的成果让我们有信心向绿水青山要效益。林业碳汇工作的探索实践证明,我们蹚出的这条绿色低碳转型之路方向是正确的,战略是科学的,措施是有效的。”榆阳区委书记李忠宏说,榆阳区将进一步探索完善林业碳汇生态惠民的发展模式,将更多“绿色颜值”转化为生态价值。
(转自2024年7月7日《陕西日报》)
榆阳区生态长廊建设
“我们把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低碳转型的关键,已投资1.2亿元营造碳汇林,力争5年内营造碳汇林15万亩。”华能陕西新能源公司项目经理贺子涵介绍,该项目可实现沙地治理和储碳固碳的双重目标。
巴拉素林场副场长冯光平介绍,建设碳汇林基地的地块要集中连片,便于规模建设、整体推进;树种选择宜乔则乔、宜灌则灌。
从护林员到场长,冯光平见证了昔日滚滚荒沙变为今日片片绿意,也经历了沙地林木“变身”碳汇林的转变。
“曾经,除了零星的天然臭柏林外,这里98%的区域被荒沙掩埋。如今,这里成为防沙治沙综合治理示范区。我们要像守护孩子一样守护来之不易的绿色。”冯光平非常期待自己早日变身卖“碳”翁。
为持续储碳固碳,榆阳区大力实施林地修复提质、矿区生态修复等“六大工程”,有效提升了榆阳区的林木蓄积量、生长量和碳汇量。
“我们计划每年完成营造林30万亩、建设生态廊道100公里,稳步推进增绿增汇,努力将榆阳区建成国家级林业碳汇示范区。”秦刚说。
从“黄沙荒山”到“金山银山”
这段时间,榆阳区林业局在积极开展林业碳汇监测交易系统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组件和林业碳汇智慧平台建设。
CCER有啥优势?
“通过CCER交易平台,我们可以将榆阳‘绿碳’推向全国,更好地抵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配额清缴、大型活动碳中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榆阳区林业局副局长张生平解释,“未来,我们还可借助智慧平台精准摸清‘碳汇家底’,实现林业碳汇可度量、可交易、可变现。”
2023年5月31日,榆阳区与中海油电力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林业碳汇增汇量交易合作协议,交易林业碳汇量20万吨,预售交易额达1000万元。
双方在林草碳汇项目产品开发、碳自愿减排市场搭建等方面开展合作,着力打造林业碳汇产业联盟,打通从碳供应到碳消费的全链条合作流程。
“初步估算,榆阳区目前林木保存面积482.2万亩,每年可实现碳减排约70万吨,其中130万亩乔木林第一个计入期将产生碳汇量533.2万吨、经济效益约5.3亿元。”张生平说。
为持续向绿水青山要效益,榆阳区遵循“政府主导、企业投资、碳汇储备、市场交易”的原则,构建“林业投资-林业增长-碳汇增加-碳汇交易-林业投资”可持续循环碳汇林业发展体系,并制定了《榆阳区林业碳票管理办法(试行)》。此外,该区在全省率先建立碳汇金融服务中心,为企业、碳票持有者提供碳票交易、结算、管理等碳票金融服务。目前,发放的3张碳票已存入碳汇金融服务中心碳汇专户。
以发展林业碳汇为契机,榆阳区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发展。
为摆脱对高耗能、高污染的能化工业的单一产业依赖,近年来,榆阳区一大批“含绿量”“含新量”高的项目相继落地,布局了通航、氢能等低碳转型产业,实现了碳汇价值有效转化。
“生态建设取得的成果让我们有信心向绿水青山要效益。林业碳汇工作的探索实践证明,我们蹚出的这条绿色低碳转型之路方向是正确的,战略是科学的,措施是有效的。”榆阳区委书记李忠宏说,榆阳区将进一步探索完善林业碳汇生态惠民的发展模式,将更多“绿色颜值”转化为生态价值。
(转自2024年7月7日《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