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08版
创新实施基础教育“名校+”办学模式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办学实践均过硬的校长,聘任到相对薄弱学校或新建学校的法人校长岗位,领办学校内涵高质量快速提升。
  区域教育共同体。由若干教育集团按片区组建教育共同体,各教育集团一体化共同推进,彰显非对称优势,强强融动,特色融生,文化融汇,打造区域教育优质均衡高原。
  当前基础教育正当迈进高质量发展的三个新阶段,即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迈进,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从学校规模建设向内涵高质量提升迈进。在这个进程中,“名校+”办学模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正持续释放着潜力、动能和功效。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巩固好“名校+”办学成果,擦亮“名校+”品牌,名校与“+校”深度融合一体化发展,全面组建紧密型共同体,由多模式复合式向集团化办学升级,由区域资源统筹向市域省域、城乡资源统筹升级,由体量规模优势向整体内涵高质量集群优势升级。重点提升“+校”的内涵和品质,实施“+校”办学质量再提升行动,高段位打造孩子家门口的新名校。
   “名校+”发展路径
  从资源建设优化的角度看,向“名校+”集团化办学升级还有巨大提升空间。要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不失时机地跨区域、跨体制、跨学段组建教育集团。凡没有实现人财物和教育教学一体化管理的,不能称其为真正的教育集团。教育集团要成为名校长的孵化基地、名师的培养基地、名校的母舰基地。实现集团内各成员校之间教师交流的一体化,变学校人为集团人,充分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和干事创业热情。以集团化办学为契机,契合基础教育各学段办学大方向,统筹布局学校点位,科学调整办学层次,优化完善办学结构,在区县、市域、都市圈乃至放眼省域统筹规划实施“名校+”工程大格局,逐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布局和覆盖。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优质多样发展、职业教育优质创新发展,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在人财物倾斜和激励机制等方面打好“名校+”组合拳,充分激发公办学校的内因驱动和办学活力,变名校的输血功能为“+校”一体化造血功能,尽快让薄弱学校的校长、老师、学生有新变化学校有大变化,课堂上有积极变化。
  持续释放“名校+”的动能和潜力,进一步激发基础教育学校的办学活力,学校管理团队和师资团队要开启动车组模式,每一组车厢都自带动力加速奔跑。以提升“五力”为抓手,推进“+校”内涵质量再提升,即提升校长的领导力、教师的发展力、学生的成长力、家长的协同力、教研员的支撑力。广大教师和教研员要培养形成一流的专业思维、一流的专业能力、一流的专业素养、一流的专业精神、一流的专业成果,培养更多的专家和名家。
  “名校+”最灵动最关键的是人,“名校+”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对现有学校存量的再洗牌、对学校增量的再布局。名校长是灵魂,是领头雁,是第一个飞起来且持续飞在最前头。一个名校长,就是一座好学校,能造就更多的好学校,影响着身边若干校长,也影响着周围一大群老师。名师是关键,名师组成的团队富有战斗精神,更有榜样力量。
  “名校+”办学基于教育人的初心,回归教育本真,还原教育本色,追求教育真谛。回归教育本真:即回归公办教育主体,突显教育的公平性和公益性。回归学校教育主阵地,全面提升办学治校水平。回归课堂主战场,向每一节课要质量。回归教育人的纯粹,让教育人专注干教育的事,让专业的人专注干专业的事。还原教育本色:即学校不挑学生,学生不挑学校,原本就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优质均衡发展的标志体现。让孩子跳着上学,唱着放学,原本就是一道流动的风景线。把假期还给孩子,动感的暑假,温馨的寒假,快乐的周末,原本就是儿时不可或缺的幸福时光。走进大自然经历风雨,走进社会实践历练成长,原本就是孩子们真正需要的人生必修课。追求教育真谛:即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民族育未来。遵循并创造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激发释放教育改革创新的动能与活力。培养好习惯胜过若干一百分,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定基础。思维的启迪有可能撬动孩子的一生,让智慧之光闪亮灵动。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拥有自己的舞台、成为最好的自己、讲好自己的故事。
  有一句话说得好,你是谁并不重要,关键是看你跟谁在一起。“名校+”的意义更是如此,跟名校、名校长、名师在一起,你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抑或还会有满满的获得感。“名校+”是一缕春风,拂过之处,迸发盎然生机。“名校+”是一条纽带,彼此惦念,温暖你我之间。“名校+”是一种力量,引擎驱动,共创一个新的高度。“名校+”是一方格局,放大升华,立感有如站在山顶之上观景抒怀。
   作者简介
  王 纲 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