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3版
点亮未来: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课程设计与实践
齐燕颖
  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趋势之一,是聚焦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以促进其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育正经历从传统模式向核心素养导向模式的深刻转变。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跨媒介学科融合、主题引领以及项目式学习等创新课程设计,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其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未来公民。文章深入分析了跨媒介学习如何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与创新思维,主题引领如何深化学科育人理念,项目式学习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与知识建构,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这些创新策略在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与效果,为深化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提供了实证依据与理论支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语文课程围绕核心素养,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要调动多元主体,丰富课程资源,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潜力,积极利用和开发各类课程资源,不断增强课程意识,拓展资源领域、丰富资源类型。运用课程资源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优化教学活动。课程意识深入人心,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生成离不开教师的课程设计与实践。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是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因此,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课程设计,要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设计建构,生成多元课程资源,利用数字赋能将实践活动中生成的课程资源可视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审美创造等核心素养。如何进行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课程设计与实践,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跨媒介学科融合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创新思维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在数字化时代,跨媒介学习成为拓宽学生文化视野与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通过整合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不同媒介,设计跨学科的语文学习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其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表达能力的发展,从而深化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结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内容,设计“‘字’从遇见你遨游汉字王国”的五年级春季项目化学习活动,课程设计三个站点:汉字文化馆(绘汉字演变、品甲骨文之美);汉字趣味馆(体汉字趣味、感结构之趣);汉字生活馆(寻汉字发展、找姓氏之源)。在项目式学习实践活动中,利用互联网搜集相关资料,绘制汉字演变思维导图,观看汉字演变纪录片,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有趣的汉字完成字体演变绘本。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记录者,学生在搜集汉字演变过程中自然而然生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学生制作“偏旁转转乐”转盘,感受形声字这一造字法出现的意义,采用“刮刮乐”的方式,搜集生活中的易错字,制作“刮刮乐易错字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找姓氏之源”,呈现甲骨文姓氏图,借助与姓氏有关的名人故事促使学生了解中华的姓氏文化。
  将三个站点相关活动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将所有的图文资料、音频资料进行整合,使汉字文化深入人心。
  五年级上学期课程设计“悠悠琴韵绵延三秦”的学科融合活动,从陕西的地方文化为切入点,唤醒学生对传统文化、本土文化的兴趣,从秦腔的基本特色入手在实践活动中感受秦腔的魅力所在。课程设计了四个板块:侃秦腔、画秦腔、奏秦腔、吼秦腔。“侃秦腔”板块是为秦腔制作亮眼的名片,内容包括:秦腔的别名、起源、发展、角色类型、有名的班底、有代表性的演员以及曲目等内容,学生以海报的形式呈现,学生在完成名片的制作过程中既要搜集整合信息,又要进行语言的表述,了解秦腔的发展历史,在多学科融合过程中完成了关于秦腔剧种的知识建构;“画秦腔”板块以任务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