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1版
弘扬志愿精神 奉献西部热土
    陕西师范大学石先莹教授

  下篇
  石先莹:支教是人生一笔宝贵财富
  采访石先莹是在她的办公室——陕西师范大学致知楼。一进门右手水池边,放着一对很大个的哑铃,是石先莹抽空锻炼身体的器具。她现在是陕西师范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是绿色催化合成。
  二十五年前,她刚刚大学毕业,报名参加了首届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
  1999年8月2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出征仪式上,她和全体志愿者一起庄严宣誓:“不畏艰险,开拓进取。”来自北大、清华等全国22所高校的首届101名支教团成员,奔赴青海、甘肃、宁夏、山西、河南等5省区、7县的贫困地区,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扶贫工作。
  石先莹的支教点在宁夏西吉的三合中学。
  第一届支教点的志愿者是各学校交叉派出的。宁夏西吉支教队成员来自清华、复旦、浙大、陕西师大等学校,交叉安排的好处是可以相互交流、提高。第一届招的都是优秀分子,对在校每门功课的最低成绩都是有要求的。学校对他们很信任,一来就给压担子。石先莹带两个高三毕业班的化学课。师大毕业的,有过三个月的实习经验,上课没有任何问题。那里的学生特别懂事,就是基础差。在教学遇到问题时,她也会和丈夫(当时也在中学当老师)沟通、商量。
  “现在学校建得很好,但没有多少学生了。我们支教的时候,从初中到高中学生还挺多的。”石先莹对带过的那些学生印象都特别好。当地大部分学生上到初中毕业就不上了,能上到高三的学生,都很聪明,智商高,情商也高。
  那里的小孩特别能吃苦。住校,睡的是通铺,很简陋。她在高中时也住过通铺,但和他们比还是好多了。
  石先莹家访曾去过一个学生家。他跟她说很近,他们在羊肠小土路颠簸着骑了两个多小时,很费劲。
  学生家里经济条件好的,还能在学校教师食堂搭灶。食堂也没有多少蔬菜,就土豆粉条,支教老师自己做饭也如此。更多住校生都是从家里带烙的饼,要带够一周的,每顿饭就是吃饼喝水。他们的坚持令石先莹敬佩。
  西吉地处宁夏中南部干旱带,缺水少雨,年均降水量420毫米左右。洗澡要去县城,周期是一个月,这对在城市用惯自来水的人,一开始特别不适应。让石先莹印象深刻的是,学校有一个水龙头,接水是靠滴。学校周边村的人也到学校接水,大家排队接水。作为对学校老师的照顾,老师不用亲自排队,桶接满水后会有人给放在一边。生活用水要到山沟下面去提。有个叫张锦喜的学生,现在在深圳工作,帮她用桶打了一年的水,特别令她感动。学生特别关心支教老师,比如,冬天生那种烧炭块的炉子,老师生不出火,学生就帮着生火。
  90年代大学生还是很少的,那里的人对大学生支教志愿者非常尊重。第一学期,支教老师还自己做饭,第二学期,镇上的食堂老板就让他们去食堂搭伙,食堂去县城买菜,可以解决他们吃不上新鲜蔬菜的问题,老板只收他们很少一点钱,几乎可以说是免费的。
  石先莹记得,当时,周边的山看上去都是光秃秃的,一片毫无生机的黄,现在看有学生发的照片,山上面都有绿色了。现在,她和带过的学生还有联系。最初是靠写信,也加了QQ群,再后来有了微信群,交流更加便利了。原来的学生有的当了老师,还有当了校长的。现在回想起来,自己从那段经历中受益匪浅,真的是一年支教,一生财富。遇到困难,总是从容、淡定面对,从未退缩,工作中宠辱不惊。看到支教时教过的学生工作有所成就,二十五年前他们因受她目光的温暖,得以改变其命运,这是一种无比快乐的收获。支教有期,奉献无期。在教师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石先莹依旧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