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2版
我国西部边疆师范院校师资队伍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补充计划,创新人才引进办法和路径。
  2、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治疆方略
  深刻认识外派教师在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中的作用,全力协助自治区党委和教育工委做好外派教师工作。创新校内人才流动和共享机制,打破用人壁垒,整合学校教师资源,提高校内师资的利用率,实现校内专任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制定措施,督促博士研究生按时完成学业,鼓励博士研究生返校,边研边教,缓解师资短缺;充分利用援疆、校际间合作交流等机会,聘请外校教师承担紧缺专业课程;利用对口支援高校优势,鼓励优秀在读博士、在读硕士研究生来校支教,缓解教师阶段性紧缺压力。[5]
  3、加大对通识类课程教师的配置力度,建立健全学校通识类课程网络平台
  根据通识类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可择优录用部分硕士研究生充实到通识类课程教师队伍;创新通识类课程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及时更新国内外前沿的相关学科知识,经典教学案例,保证教师使用的及时性、连续性,探索网络教学新机制,减轻通识类课程教师教学压力。[6]
  (二)创新机制,优化结构
  1、依据学校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凝练学科专业方向
  重点支持一批优势学科,加大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品牌专业等重点项目的人才经费预算比例。设立特聘教授岗位,建立学术领军人物的引进、遴选和培养机制,落实“学科带头人+学术团队”制度。建立领军人物、学术带头人落地措施,制订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按照一流学科人才标准保障待遇,吸引高层次人才,保证做到用制度引人、留人和用人。继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升人才队伍综合实力。
  2、彰显特色,加强教师教育队伍建设
  科学确定教师教育师资队伍的规模与结构,加大专项投入,充分利用校级重点学科如“课程与教学论”等的建设,整合教师教育团队力量,通过搭建平台,组织研究与学习,提升教师教育学术素养与水平。充分利用高校教师系列职称自主评审改革,实施评聘与考核单列计划,激励和推动教师专注于教师教育的研究和教学。
  3、完善机制,推动实验员队伍结构建设
  深化“一岗双责”机制建设,强化理论教师技术化,促进实验教师专业化。[7]深化实验室人员引进和培养机制建设,通过畅通人员来源渠道,完善实验室定编定岗、聘用考核、分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实验队伍人员积极性,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提高实验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形成一支与学校发展水平相当的高水平实验技术队伍,保障教学有序开展。
  (三)加强管理,提高质量
  1、加强教师入职考核
  在教师招聘过程中,加大对新聘任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的考核,对教学理念陈旧、教学能力薄弱的教师,实施一票否决制。加强对少数民族教师国语能力和政治素质的考核,对少数民族教师普通话水平未能达到二级乙等,政治素养欠佳的教师不予录用。而对通过考核的教师要及时进行专业发展培训,以期打造更适应西部高等教育需求的教师团队。
  2、强化教师上岗培训
  以教师工作部为主导,依据新任教师教学能力培训计划,加强青年教师入职培训。针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中存在的问题,调整培训内容,将学校文化和发展沿革、教师师德规范、教育基本理论、教学技能培训有机融合,系统设计培训项目,有效提升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建立网络学习平台进行远程培训帮助教师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进行学习,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与更多系统的课程资源,保证教师学习的系统性与连续性。采取定期开展教学沙龙、按项目开展能力培训、网络学习答疑等方式,不断完善培训方式和内容,持续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
  3、逐步完善教师培训长效机制
  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意识培养新入职教师向新时代“双师型”教师转型,建立切实可行的“双师型”教师建设方案,通过减免教学工作量,加大赴企业行业观摩学习、技能培训、脱岗实训等途径,鼓励教师获取执业资格证书,促使青年教师既能胜任大学教育教学工作,又能胜任(指导)本专业技术工作。[8]继续推行“青蓝工程”项目,严格青年教师导师制,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高校教师发展评价体系,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既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成长发展档案,又是教师继续开展工作的有效激励,促进青年教师职业素养与教学能力全面提升。
  结 语
  高校教师队伍是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主体力量,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发展综合能力的推动力量,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我国西部各高校需要持续性关注的重点工作,也是学校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抓手。因此,西部高校应聚焦当前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并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既要从宏观上进行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