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博物馆廉洁文化建设实践路径的思考
在公众越来越强烈的文化需求中,逛博物馆正在成为很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系。其所蕴含的西周礼、法文化对当今的廉洁文化建设仍有很强的启示意义。[7]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的战国四耳青铜鉴,国家二级文物。“鉴”即铜镜。没有铜镜以前,常在铜鉴内盛水用来照影,因而后来把铜镜也称为“鉴”,又称“照子”,盛行于春秋战国。“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虚心纳谏,日省己身,亦是现代人应该具有的美好品质。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左宗棠行书中堂,“粒谷必珍,富之本也;只字必惜,贵之原也;微命必护,寿之根也;小过必惩,德之基也”,32字诠释了左宗棠对做到“富、贵、寿、德”深刻认识与追求,折射出他的清廉自修、忠诚自律、专注细节等处世核心价值。左宗棠一生刚直不阿,军功赫赫,官居高位,但一直清正廉明。左公清正廉洁“天下人皆信之”。左宗棠忠贞报国、清廉为官精神事迹在现代社会也有着深远的启示意义。通过深入挖掘馆藏资源中的廉洁思想、廉洁制度和清官廉吏故事等廉洁元素,举办传承廉洁历史文脉,赓续廉洁价值理念的特色廉洁文化展览,以物说廉、以人明志、以史为鉴,是博物馆做好廉洁文化建设的资源优势。
(二)线上服务优势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术在博物馆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快了博物馆的数字化发展进程,推动博物馆游览方式进行革命性升级。疫情防控期间,博物馆纷纷通过官网、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博物馆在线展览服务,加速了与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的联动发展,推动博物馆游览方式进行革命性升级。2020年3月2日到4日,沿黄河九省区文博单位联合推出的为期三天九场的“云探国宝”博物馆联播直播活动,通过互联网技术,打破时空与地域限制,通过国宝向公众展示、讲解黄河孕育的灿烂文明,为公众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展模式,让公众足不出户在手机屏幕的方寸间品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大餐。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开幕“梵高的世界”数字特展,用360度全景全息视频影像技术全方位展现梵高的艺术世界,向公众展现了梵高《向日葵》《星月夜》等经典作品。正是依托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成果,才能在疫情防控期间和后疫情时代,通过“云展览”“云直播”等为代表的博物馆线上数字化服务新模式,打破博物馆展览的时空限制,拓宽了传播途径,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线上精神文化大餐,让更多的博物馆优质资源为公众所共享。博物馆线上数字化服务新模式,为开展廉洁文化服务提供了数字化平台优势。
(三)成熟的观众优势
作为地域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和文化客厅的博物馆,在文旅不断深入融合的背景下,成为备受公众追捧的参观游览热门打卡地。在公众越来越强烈的文化需求中,逛博物馆已逐渐成为公众的享受文化生活方式之一。2023年,各大博物馆一票难求,成为游客首选的旅游目的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2.4亿人次,是2022年的2.1倍,超过了2019年数据。据国家文物局初步统计,仅2024年春节假期八天,全国博物馆共接待观众7358.01万人次,同比增长98.6%。[8]这些数据充分彰显了博物馆已成为成功吸引公众的文化殿堂,成为公众抢文创、集盖章、看展览的目的地,在公众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线下参观的社会公众和数字化服务新模式下积累的“线上粉丝”,是博物馆开展廉洁文化教育的潜在受众,是博物馆做好廉洁文化建设的观众优势。
博物馆廉洁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举办有影响力的精品廉洁文化陈列展览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创作精神文化产品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博物馆实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学术研究成果转化的重要方式,是博物馆与公众对话的直接载体。首先,博物馆要把握正确导向,梳理廉洁文化脉络,依托馆藏文物,探索文物活化新路径,举办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原创廉洁文化展览,再现崇德尚廉等传统廉洁文化精华,为弘扬廉洁精神和培养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提供生动的廉洁文化产品。在展览中合理使用数字媒体,让公众在场景化、动感化、交互式的展览中体验数字媒体技术的魅力,通过“声、光、电”的多感官
系。其所蕴含的西周礼、法文化对当今的廉洁文化建设仍有很强的启示意义。[7]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的战国四耳青铜鉴,国家二级文物。“鉴”即铜镜。没有铜镜以前,常在铜鉴内盛水用来照影,因而后来把铜镜也称为“鉴”,又称“照子”,盛行于春秋战国。“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虚心纳谏,日省己身,亦是现代人应该具有的美好品质。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左宗棠行书中堂,“粒谷必珍,富之本也;只字必惜,贵之原也;微命必护,寿之根也;小过必惩,德之基也”,32字诠释了左宗棠对做到“富、贵、寿、德”深刻认识与追求,折射出他的清廉自修、忠诚自律、专注细节等处世核心价值。左宗棠一生刚直不阿,军功赫赫,官居高位,但一直清正廉明。左公清正廉洁“天下人皆信之”。左宗棠忠贞报国、清廉为官精神事迹在现代社会也有着深远的启示意义。通过深入挖掘馆藏资源中的廉洁思想、廉洁制度和清官廉吏故事等廉洁元素,举办传承廉洁历史文脉,赓续廉洁价值理念的特色廉洁文化展览,以物说廉、以人明志、以史为鉴,是博物馆做好廉洁文化建设的资源优势。
(二)线上服务优势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术在博物馆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快了博物馆的数字化发展进程,推动博物馆游览方式进行革命性升级。疫情防控期间,博物馆纷纷通过官网、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博物馆在线展览服务,加速了与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的联动发展,推动博物馆游览方式进行革命性升级。2020年3月2日到4日,沿黄河九省区文博单位联合推出的为期三天九场的“云探国宝”博物馆联播直播活动,通过互联网技术,打破时空与地域限制,通过国宝向公众展示、讲解黄河孕育的灿烂文明,为公众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展模式,让公众足不出户在手机屏幕的方寸间品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大餐。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开幕“梵高的世界”数字特展,用360度全景全息视频影像技术全方位展现梵高的艺术世界,向公众展现了梵高《向日葵》《星月夜》等经典作品。正是依托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成果,才能在疫情防控期间和后疫情时代,通过“云展览”“云直播”等为代表的博物馆线上数字化服务新模式,打破博物馆展览的时空限制,拓宽了传播途径,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线上精神文化大餐,让更多的博物馆优质资源为公众所共享。博物馆线上数字化服务新模式,为开展廉洁文化服务提供了数字化平台优势。
(三)成熟的观众优势
作为地域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和文化客厅的博物馆,在文旅不断深入融合的背景下,成为备受公众追捧的参观游览热门打卡地。在公众越来越强烈的文化需求中,逛博物馆已逐渐成为公众的享受文化生活方式之一。2023年,各大博物馆一票难求,成为游客首选的旅游目的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2.4亿人次,是2022年的2.1倍,超过了2019年数据。据国家文物局初步统计,仅2024年春节假期八天,全国博物馆共接待观众7358.01万人次,同比增长98.6%。[8]这些数据充分彰显了博物馆已成为成功吸引公众的文化殿堂,成为公众抢文创、集盖章、看展览的目的地,在公众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线下参观的社会公众和数字化服务新模式下积累的“线上粉丝”,是博物馆开展廉洁文化教育的潜在受众,是博物馆做好廉洁文化建设的观众优势。
博物馆廉洁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举办有影响力的精品廉洁文化陈列展览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创作精神文化产品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博物馆实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学术研究成果转化的重要方式,是博物馆与公众对话的直接载体。首先,博物馆要把握正确导向,梳理廉洁文化脉络,依托馆藏文物,探索文物活化新路径,举办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原创廉洁文化展览,再现崇德尚廉等传统廉洁文化精华,为弘扬廉洁精神和培养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提供生动的廉洁文化产品。在展览中合理使用数字媒体,让公众在场景化、动感化、交互式的展览中体验数字媒体技术的魅力,通过“声、光、电”的多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