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72版
传统文化视域下铁人精神的时代价值
    1957年,王进喜为母亲购买的毛毯。(国家一级文物)

    1963年,王进喜、孙永臣看望生病的陈国安。

  (二)事母至孝挚爱
  善事父母者谓之孝。孝乃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也。王进喜是母亲心中的大孝子。在玉门工作期间,他不管打井工作多么忙碌,也要挤时间定期回家看望母亲。母亲何占信爱听秦腔,只要油区有秦腔戏,他就用架子车拉着母亲去看秦腔戏。1960年,大庆石油会战在即,作为家里的顶梁柱,王进喜面临着去留的选择。王进喜的母亲十分担心,因为王进喜一走,这一大家子人的吃喝生活问题将是一个大难题,当时又逢上甘肃灾荒,全家人饿死都是有可能的。一方面是国家的重托,另一方面是家人的期盼。是为国家尽忠,还是为家人尽孝;是为大家,还是为小家?最终王进喜选择了国家,因为国家需要他,而且国家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母亲自然不可能为难自己的儿子,也只好含泪答应。但面对家人,他感到愧疚,在离开玉门奔赴大庆前,王进喜含泪跪在地上给母亲磕了三个充满歉意、愧疚的响头。王进喜满腔的家国情怀和大忠大孝都蕴含在这临别前的三个响头里。1957年,王进喜怕“干打垒”的屋里冷,被子薄,冻着老人家,铁人到兰州开会时,特意花大价钱给老母亲买了条厚厚的毛毯。王进喜在外面风风火火,在母亲面前却成了“避猫鼠”。妹妹王立说:“大哥在外面怪毛病多,可回家一进母亲屋就变得规规矩矩,不知他是咋修炼的。”王进喜在病重时掏出积攒的300块钱,对弟弟王进邦说:“看情况,我可能看不到妈妈了。妈妈这一辈子很苦,我回不去,你就用这点钱为我尽孝心吧!”[3]百善孝为先,孝者百行首。孝乃德之本、仁之基、忠之源,是为人子女的义务,是生生不息的人间挚爱,更是形塑社会价值观的价值原点。
  (三)为民守信立身
  信乃重诺守信,立身兴业之基点。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王进喜对钻工关心有加,工人的事就是天大的事,他答应工人的事一定会想方设法解决。工人说王进喜“工作上真严格,生活上真关心,为群众解决问题有真感情,所以我们把他当作真朋友”。[4]老会战们经常说:“你就是把王铁人的骨头砸碎了也找不出半个‘我’字。”为解决住房困难,他带领大家建“干打垒”房屋;粮食不够吃就自己动手,自力更生,开荒种地;钻工子女没处上学,就建起了鸡笼子小学;陈世林不幸因公牺牲,留下年幼弟妹陈世忠、陈世清,铁人和大队将其抚养成人;张启刚因工牺牲后,王进喜及1205队的职工承担了其父母的赡养义务……王进喜想方设法为工人家属解决工作、户口和粮食关系,但自己的妻子王兰英转正的事,玉门老家的亲戚安排招工的事,他一件事也没给办。王进喜对待工作更讲“信”字,绝不姑息迁就、弄虚作假。1961年4月19日,康世恩召开大庆油田质量大会后,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亲手填埋了一口井斜超标的油井。当时一些队友不同意填井,认为只是井斜大些,不影响用,填了会给1205队队史抹黑。铁人斩钉截铁地回答:“没有这一页,队史就是假的。这一页不但要记在队史上,还要记在每个人心里。关键要对油田负责任。不是一般地负责,要负责一辈子。”
  (四)俭以养德正风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王进喜以俭为荣,勤俭节约,勤俭自强。“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把‘一拆一手油,一抖一身灰’的旧工服收回来翻新补旧”成为铁人王进喜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生动写照。王进喜家有10口人,在老母亲的精打细算下供子女弟妹上学,生活很是艰难。王进喜却乐观地说:“咱们工作要高标准,生活要低水平。”他以身作则,省吃俭用,真正践行“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弟妹子女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从小就养成了节约的习惯,衣服补丁摞补丁,大孩子穿不上的衣服,小孩子接着穿。他参加任何活动、会议都穿着工作服,就连去北京参加党的九大,铁人也是穿着带补丁工作服。铁人成立了大庆第一个废旧材料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