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頠“崇有”思想浅析
裴頠“崇有”的中心思想
老子“道”之有无概念的模糊性致使后世对于“道”的解释出现了分歧。王弼认为,“天下万物皆以无为本”,③万物(有)只是现象(末),它们统一于一个共同的本体,即道(无),这个本体是万物存在的根据,万物是其表现,世界万物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有这个本体,多种多样的世界万物就是这个本体的表现。王弼是从本体论角度出发来阐释他的“贵无”思想,在他这里,“无”是“有”产生的根据和原因,而不是一种生成关系,“无”只是从抽象的角度对万物之本体的描述。但本体“无”与万物之“有”之间确实存在生成论上的矛盾,“无”为何能生“有”也是王弼不能解释的疑问。
所以,裴頠首先反对在现实世界之外另有一个什么本体,认为老子所言“有生于无”,是“以虚为主,偏立一家之辞”,②认为《老子》的主张有合于《周易》的方面,但偏离了《周易》的主体,显示出其片面性。所以裴頠把批判的矛头直指老子,意图推翻“贵无论”的立论基础。进一步,裴頠认为王弼所言“有生于无”,但“夫至无者无以能生,故始生者自生也”,②他把王弼之“至无”解释为一种虚无,虚无之物如何能产生万有呢?所以裴頠认为,“有”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它是“自生”“自有”的。“形象著分,有生之体也”,②“有”是说有形有象的具体事物,具体事物都是有形有象的,所以有形有象就是事物的本体,没有具体的形象,也就无所谓“有”的生存了。“有”的存在就是其本体,“虚无是有之所谓遗者也”,②“无”只不过是“有”的一种消失了的状况。裴頠从道与万物相互联系的关系出发,认为“夫总混群本,宗级之道也”,②整个万有本身就是最根本的“道”,构成宇宙全体,作为世界根本的“道”就是指万有的总和,离开万有也就没有“道”。
从事物规律性的来源来看,两汉神学目的论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切变化都是以天的意志为决定的。①与此不同,王弼把规律和事物本身割裂开来,他肯定事物的产生不是随意性的,一定有它背后的道理。那么,事物的规律性从哪里来呢?王弼将其归之于“道”。道是万物产生、发展的根源和遵循的规律。万物的存在或变化都是由于道,道就是万物之所以生成,之所以发展的根据。而裴頠认为“化感错综,理迹之原也”,②这就是说,事物之间相互感化、相互影响且错综复杂的关系,这是事物之理和其形迹产生的根源。他还说:“理之所体,所谓有也”,②事物的规律性是以“有”作为它存在的根据的,脱离了具体的事物,则无所谓规律的存在。从这里出发,裴頠进一步指出,事物变化的形迹之所以可以寻求,是因为有个“理”在其中。裴頠从事物本身出发寻找其规律,驳斥了王弼到万有之外去寻找事物规律。
从事物存在的条件看,王弼认为:“夫众不能治众,治众者,至寡者也。夫动不能制动,制天下之动者,贞夫一者也。”④个别事物都有其局限性,不能自存,万有必须以“无”为本体,才能存在。因为具体的东西都有其特征,是黑的就不能是白的,是热的就不能是凉的,所以具体的万物不能成为其他事物的规定。万物都有质的规定性,必须依靠别的东西才能作为其存在的条件,只有本体“无”是没有任何规定和局限性的,惟其如此才能成为其他事物的本源。裴頠认为“天品而为族,则所禀者偏,偏无自足,故凭乎外资。”②每个事物的存在总是有其局限性,不能自足,“故凭乎外资”,所以一定要有所资借;每一种物的生存,都有可寻之理,事物存在的条件适合就叫做“宜”:“是以生而可寻,所谓理也。理之所体,所谓有也。有之所须,所谓资也。资有攸合,所谓宜也。”②所以在裴頠看来,事物总是同其他事物联系在一起的,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需要合适的条件。裴頠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从事物互为存在的条件来说明个体事物存在的原因,驳斥了王弼从抽象的外物上寻找事物存在的根据。
面对贵无论所造成的思想影响与不良的社会风气,裴頠认为物与物之间是相互资借的,所以人生在世要维持生存,就不能绝欲,他从现实生存的角度,为人的处事方式作出了指导:“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躬其力任,劳而后飨”,②行事要遵循自然规律,付出辛勤的劳作之后才能享用劳动成果,并且“居以仁顺,守以恭俭,率以忠信,行以敬让,志无盈求,事无过用”,②在生活中要以仁顺、恭俭、忠信、礼让来约束自己,不要有过多的物质欲望,不铺张浪费,如果反其道而行之,那么,“欲衍则速患,情佚则怨博,擅恣则兴攻,专利则延寇,可谓以厚生而失生者也。”②欲求无厌就招来祸患,情志淫佚就引起怨恨,行为放肆就挑起攻伐,独占财利就邀来敌寇。这些不当的行为带来了恶果,厚生就变成了失生。因此,“故养既化之有,非无用之所能全也;理既有之众,非无为之所能循也。”②不论养生,不论治民,靠无为都不能成事。裴頠的批判是现实的、有力的,是对无为哲学的有力抨击。
裴頠“崇有”的理论得失
《崇有论》的大部分篇幅是用来驳斥“贵无”论的,一方面是从“贵无”论带来的社会影响立论,一方面是从“贵无”论理论本身来立论。裴頠试图通过这两个方
老子“道”之有无概念的模糊性致使后世对于“道”的解释出现了分歧。王弼认为,“天下万物皆以无为本”,③万物(有)只是现象(末),它们统一于一个共同的本体,即道(无),这个本体是万物存在的根据,万物是其表现,世界万物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有这个本体,多种多样的世界万物就是这个本体的表现。王弼是从本体论角度出发来阐释他的“贵无”思想,在他这里,“无”是“有”产生的根据和原因,而不是一种生成关系,“无”只是从抽象的角度对万物之本体的描述。但本体“无”与万物之“有”之间确实存在生成论上的矛盾,“无”为何能生“有”也是王弼不能解释的疑问。
所以,裴頠首先反对在现实世界之外另有一个什么本体,认为老子所言“有生于无”,是“以虚为主,偏立一家之辞”,②认为《老子》的主张有合于《周易》的方面,但偏离了《周易》的主体,显示出其片面性。所以裴頠把批判的矛头直指老子,意图推翻“贵无论”的立论基础。进一步,裴頠认为王弼所言“有生于无”,但“夫至无者无以能生,故始生者自生也”,②他把王弼之“至无”解释为一种虚无,虚无之物如何能产生万有呢?所以裴頠认为,“有”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它是“自生”“自有”的。“形象著分,有生之体也”,②“有”是说有形有象的具体事物,具体事物都是有形有象的,所以有形有象就是事物的本体,没有具体的形象,也就无所谓“有”的生存了。“有”的存在就是其本体,“虚无是有之所谓遗者也”,②“无”只不过是“有”的一种消失了的状况。裴頠从道与万物相互联系的关系出发,认为“夫总混群本,宗级之道也”,②整个万有本身就是最根本的“道”,构成宇宙全体,作为世界根本的“道”就是指万有的总和,离开万有也就没有“道”。
从事物规律性的来源来看,两汉神学目的论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切变化都是以天的意志为决定的。①与此不同,王弼把规律和事物本身割裂开来,他肯定事物的产生不是随意性的,一定有它背后的道理。那么,事物的规律性从哪里来呢?王弼将其归之于“道”。道是万物产生、发展的根源和遵循的规律。万物的存在或变化都是由于道,道就是万物之所以生成,之所以发展的根据。而裴頠认为“化感错综,理迹之原也”,②这就是说,事物之间相互感化、相互影响且错综复杂的关系,这是事物之理和其形迹产生的根源。他还说:“理之所体,所谓有也”,②事物的规律性是以“有”作为它存在的根据的,脱离了具体的事物,则无所谓规律的存在。从这里出发,裴頠进一步指出,事物变化的形迹之所以可以寻求,是因为有个“理”在其中。裴頠从事物本身出发寻找其规律,驳斥了王弼到万有之外去寻找事物规律。
从事物存在的条件看,王弼认为:“夫众不能治众,治众者,至寡者也。夫动不能制动,制天下之动者,贞夫一者也。”④个别事物都有其局限性,不能自存,万有必须以“无”为本体,才能存在。因为具体的东西都有其特征,是黑的就不能是白的,是热的就不能是凉的,所以具体的万物不能成为其他事物的规定。万物都有质的规定性,必须依靠别的东西才能作为其存在的条件,只有本体“无”是没有任何规定和局限性的,惟其如此才能成为其他事物的本源。裴頠认为“天品而为族,则所禀者偏,偏无自足,故凭乎外资。”②每个事物的存在总是有其局限性,不能自足,“故凭乎外资”,所以一定要有所资借;每一种物的生存,都有可寻之理,事物存在的条件适合就叫做“宜”:“是以生而可寻,所谓理也。理之所体,所谓有也。有之所须,所谓资也。资有攸合,所谓宜也。”②所以在裴頠看来,事物总是同其他事物联系在一起的,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需要合适的条件。裴頠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从事物互为存在的条件来说明个体事物存在的原因,驳斥了王弼从抽象的外物上寻找事物存在的根据。
面对贵无论所造成的思想影响与不良的社会风气,裴頠认为物与物之间是相互资借的,所以人生在世要维持生存,就不能绝欲,他从现实生存的角度,为人的处事方式作出了指导:“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躬其力任,劳而后飨”,②行事要遵循自然规律,付出辛勤的劳作之后才能享用劳动成果,并且“居以仁顺,守以恭俭,率以忠信,行以敬让,志无盈求,事无过用”,②在生活中要以仁顺、恭俭、忠信、礼让来约束自己,不要有过多的物质欲望,不铺张浪费,如果反其道而行之,那么,“欲衍则速患,情佚则怨博,擅恣则兴攻,专利则延寇,可谓以厚生而失生者也。”②欲求无厌就招来祸患,情志淫佚就引起怨恨,行为放肆就挑起攻伐,独占财利就邀来敌寇。这些不当的行为带来了恶果,厚生就变成了失生。因此,“故养既化之有,非无用之所能全也;理既有之众,非无为之所能循也。”②不论养生,不论治民,靠无为都不能成事。裴頠的批判是现实的、有力的,是对无为哲学的有力抨击。
裴頠“崇有”的理论得失
《崇有论》的大部分篇幅是用来驳斥“贵无”论的,一方面是从“贵无”论带来的社会影响立论,一方面是从“贵无”论理论本身来立论。裴頠试图通过这两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