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相依:牧人巴让和衣扎的回家之路
牧民们说草原沙化的原因其实有很多
个完整的万物相依共生的生态系统。
衣扎有时候觉得,自己也是叔叔巴让在草原播下的一颗爱的种子。
不一般的种子丨牧民治沙
从决定回到若尔盖大草原,与家乡牧民一起治沙,到真正意义上“回家”,扎琼巴让用了二十年。
巴让的家乡麦溪乡在若尔盖大草原的西北边缘,是黄河与黑河交接处。黄河夏天水量非常大。
为什么回家?想来想去和一匹马有关系。
巴让回想小时候,父亲经常对他说:“今天我们家的牛丢了,有可能在冬季草场,你去找回来。”“好。”巴让同意了。父亲就给他画一张图,告诉他,你这样走,这里有一块沼泽地;这边有条河;过这条河的时候,你要找到不太深的地方;那边有一户人家,他们家的狗特别厉害,你要绕着走。巴让根据这个图,骑着马一路找寻,找到牛的时候,特别高兴。唱着歌赶着牛就回来了。有时候找不到,就哭着回来。通过这样的方式,他认识了家乡的山山水水。
大学二年级,有一次假期回到家乡。巴让和朋友骑马上山,结果回来的时候,遇到了沙尘暴,前面骑着马的兄弟连人带马都看不见了。这是突然发生的一幕,他的心灵颇受震撼。他觉得家乡不应该是这样的呀!
1998年,巴让从西藏大学藏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当过老师,也在国家图书馆工作过。在广阔的天地里,他结识了很多朋友,包括国内外的环保人士。家乡草原沙化问题始终在心里放不下。几年后,他终于等到一个机会,在环保机构的支持下,他回到家乡若尔盖进行草原沙化治理。
2008-2009年,巴让在家乡做了关于草场沙化的调研,发现大概10万亩草场已经沙化(其中包括正在沙化的草场)。家乡的草场总共只有38万亩左右,其中大概三分之一已经沙化了。
草原为什么会沙化?
巴让从大学二年级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他经常听到的答案就是“过度放牧”。回到家乡,他访问了20多名牧民,牧民们告诉他,草原沙化的原因其实有很多。
第一,湿地排水加速了沙化。大概四五十年前,若尔盖还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湿地。当时大家认为,牧民需要更多草原放牧,没必要这么多沼泽。于是就挖路排水,河流变得干旱,湿地变成草原,再逐渐变成了荒漠。
第二,挖矿。二十多年前,有很多商人在附近挖矿,前面提到六长寿图里,最重要的就是石头。挖矿石如何影响沙化的呢?若尔盖地区六七月多雨,下雨会影响挖矿,所以这些挖矿公司会人工抑制降雨,没有水,草皮越来越干旱。加上牛羊在上面踩踏,破坏草皮,又加速了沙化。
第三个因素,毒杀影响了食物链。我们用毒药消灭高原鼠兔,已有几十年历史。毒杀效果并不好,反而导致了物种的泛滥。
还有农耕文明的渗入,牧民的草场上竖起围栏,草原被分割。原来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以前共同管理这片大牧区的理念慢慢变化。另外还有新型作物的引进、气候变化等等原因,让草原逐渐沙化。
巴让大学毕业后,去过北京、上海,甚至纽约、华盛顿。他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如果没出去过的话,也许认为草原沙化就是牧民们的命运,没办法改变。从外面回家时,看到快被沙子掩埋的房子,他做不到视而不见。
他经常说,草原沙化,这件事并不是发生在遥远的非洲,而是真实地发生在我的家乡,我的身边。
草原对游客而言,是游玩的地方;对商人而言,是赚钱的工具;对于专家,是所谓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但对牧民,草原是家,有了草原就有了一切。如果草原出问题,牧民就失去家,就成了孤儿。
刚开始做草原沙化治理,的确什么都不懂。巴让邀请了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若尔盖县林业局的专家领导来对牧民进行培训,“种什么样的草?什么时候种?怎么种?”
专家给牧民们讲了两种方式:一种是条播,挖沟埋种;第二种直接撒上去,叫撒播。牧民们喜欢比较容易的活儿,唱着歌,聊着天,就可以播撒种子。
但是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播下去的草种90%都死掉了,成活率特别低。为什么?第一,风很大,撒播的
个完整的万物相依共生的生态系统。
衣扎有时候觉得,自己也是叔叔巴让在草原播下的一颗爱的种子。
不一般的种子丨牧民治沙
从决定回到若尔盖大草原,与家乡牧民一起治沙,到真正意义上“回家”,扎琼巴让用了二十年。
巴让的家乡麦溪乡在若尔盖大草原的西北边缘,是黄河与黑河交接处。黄河夏天水量非常大。
为什么回家?想来想去和一匹马有关系。
巴让回想小时候,父亲经常对他说:“今天我们家的牛丢了,有可能在冬季草场,你去找回来。”“好。”巴让同意了。父亲就给他画一张图,告诉他,你这样走,这里有一块沼泽地;这边有条河;过这条河的时候,你要找到不太深的地方;那边有一户人家,他们家的狗特别厉害,你要绕着走。巴让根据这个图,骑着马一路找寻,找到牛的时候,特别高兴。唱着歌赶着牛就回来了。有时候找不到,就哭着回来。通过这样的方式,他认识了家乡的山山水水。
大学二年级,有一次假期回到家乡。巴让和朋友骑马上山,结果回来的时候,遇到了沙尘暴,前面骑着马的兄弟连人带马都看不见了。这是突然发生的一幕,他的心灵颇受震撼。他觉得家乡不应该是这样的呀!
1998年,巴让从西藏大学藏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当过老师,也在国家图书馆工作过。在广阔的天地里,他结识了很多朋友,包括国内外的环保人士。家乡草原沙化问题始终在心里放不下。几年后,他终于等到一个机会,在环保机构的支持下,他回到家乡若尔盖进行草原沙化治理。
2008-2009年,巴让在家乡做了关于草场沙化的调研,发现大概10万亩草场已经沙化(其中包括正在沙化的草场)。家乡的草场总共只有38万亩左右,其中大概三分之一已经沙化了。
草原为什么会沙化?
巴让从大学二年级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他经常听到的答案就是“过度放牧”。回到家乡,他访问了20多名牧民,牧民们告诉他,草原沙化的原因其实有很多。
第一,湿地排水加速了沙化。大概四五十年前,若尔盖还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湿地。当时大家认为,牧民需要更多草原放牧,没必要这么多沼泽。于是就挖路排水,河流变得干旱,湿地变成草原,再逐渐变成了荒漠。
第二,挖矿。二十多年前,有很多商人在附近挖矿,前面提到六长寿图里,最重要的就是石头。挖矿石如何影响沙化的呢?若尔盖地区六七月多雨,下雨会影响挖矿,所以这些挖矿公司会人工抑制降雨,没有水,草皮越来越干旱。加上牛羊在上面踩踏,破坏草皮,又加速了沙化。
第三个因素,毒杀影响了食物链。我们用毒药消灭高原鼠兔,已有几十年历史。毒杀效果并不好,反而导致了物种的泛滥。
还有农耕文明的渗入,牧民的草场上竖起围栏,草原被分割。原来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以前共同管理这片大牧区的理念慢慢变化。另外还有新型作物的引进、气候变化等等原因,让草原逐渐沙化。
巴让大学毕业后,去过北京、上海,甚至纽约、华盛顿。他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如果没出去过的话,也许认为草原沙化就是牧民们的命运,没办法改变。从外面回家时,看到快被沙子掩埋的房子,他做不到视而不见。
他经常说,草原沙化,这件事并不是发生在遥远的非洲,而是真实地发生在我的家乡,我的身边。
草原对游客而言,是游玩的地方;对商人而言,是赚钱的工具;对于专家,是所谓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但对牧民,草原是家,有了草原就有了一切。如果草原出问题,牧民就失去家,就成了孤儿。
刚开始做草原沙化治理,的确什么都不懂。巴让邀请了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若尔盖县林业局的专家领导来对牧民进行培训,“种什么样的草?什么时候种?怎么种?”
专家给牧民们讲了两种方式:一种是条播,挖沟埋种;第二种直接撒上去,叫撒播。牧民们喜欢比较容易的活儿,唱着歌,聊着天,就可以播撒种子。
但是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播下去的草种90%都死掉了,成活率特别低。为什么?第一,风很大,撒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