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4版
中卫密码
    中卫硒砂瓜被评定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步延伸,很多密集的苹果树下,依稀看到麦草方格的痕迹。固沙的麦草方格化为的腐殖质,成为滋养果蔬的最好养分。看着自己曾经固沙防沙的最前沿,一点点变成农民生财致富的土地,是唐希明这样的治沙人最引以为傲的一件事。
  近些年中卫市的几家农业科技公司,引进矮砧密苹果树种,培养农民学习科学种植方法,形成了以沙坡头区南山台扬灌区为核心的16万亩苹果种植区。名为“沙漠脆”的沙坡头区旱苹果,不仅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授权证书,2020年还获得全国绿色农业十佳果品地标品牌。“我们的旱苹果不仅销往北京等十多个大城市,这两年还销售到了国外。”
  对于沙漠农业,唐希明最推崇的是葡萄种植业。“我们和法国一些著名的葡萄酒的原料产区在一个纬度带上,这几年贺兰山东麓成为酿酒葡萄种植和葡萄酒生产的黄金地带之一。”中卫近年来推广酿酒葡萄种植面积1950.6亩,葡萄年产量约78万公斤,年产葡萄原酒1000多吨。
  腾格里沙漠的沙漠星星酒店与“漠贝”酒庄遥遥相望,“这里居然有葡萄酒品鉴的文化沙龙啊!”一场新潮的葡萄酒品鉴给住在星星酒店本来只想观赏沙漠、星空、黄河文化的外地游客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品尝了宁夏甘甜的美酒,感觉挺浪漫。”
  如今沙漠里的很多中高档酒店都推出中卫葡萄酒品尝品鉴活动,还与中卫的一些葡萄酒业公司的庄园合作,增加了葡萄种植、酿酒、品鉴展售、观光旅居、休闲娱乐及葡萄酒文化鉴赏传播为一体的新旅游元素,或能形成一条精品旅游新路。
  中卫的沙漠农业起步于2009年,从这一年开始中卫市规划了南部荒地和北部沙漠资源,引导企业在长流水、碱湖、北部沙区“西风口”、香山北麓、南山台子等沙区,培植新型沙产业,建设防沙治沙示范区。在北部沙区和南山台子沙区形成以苹果、红枣、枸杞、葡萄为主的经济林产业区,面积达到40余万亩,年产值达14亿元。逐步形成了沙区设施农业、沙区瓜果产业、沙漠水产养殖业,用沙产业向沙漠要效益。经过十多年的综合规划和布局,昔日沙海慢慢变成了林网成形、瓜果飘香的绿洲。
  2024年第十七届亚洲果蔬产业博览会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600个区域的品牌参与,“中卫硒砂瓜”“沙坡头旱苹果”品牌分别荣获2024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最具市场价值奖20强和2024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最具市场潜力奖20强。截至2024年,中卫市创建国家级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1个,认证有机食品22个、绿色食品119个、特质农产品12个、GAP16个、地理标志农产品9个,中卫硒砂瓜、沙坡头梭鲈、海原小米、大战场樱桃番茄等13个产品被评定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中宁枸杞成功入选国礼、年礼走出国门,品牌价值突破200亿元。
  这几年沙漠农业的发展之快,让唐希明也觉得新奇不已。八年前他听到有人要在沙漠里办养牛场时,“我当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后来他不止一次去了这家牧场考察调研。在牧场旁边,是腾格里沙漠里常见的巨大沙丘,杨树、旱柳、刺槐等防风固沙林带环绕四周,枣树、桃树装扮其中,“防风固沙林后就是草场,2万多头奶牛在草场的牛棚里。”这家牧场改造沙漠近万亩,曾经的流动沙丘经过治理,成了饲草和玉米种植基地,“在沙漠上建牧场,不仅能治沙,沙漠气候干燥、通风好,沙子清洁干净,病虫害少”,唐希明也没想到,只需要用水加牛粪,竟然就能让沙地变成良田。“牛粪洒在沙子上,不仅增加了养分,还让沙地有了一层厚厚的腐殖质。”他见证了这家牧场循环经济的形成,从万头标准化奶牛养殖场、万头高档肉牛养殖场,土壤被动物肥料改良后又发展出硒砂瓜种植基地和牧草种植基地。
  农业科技让唐希明看到了沙漠为人类提供了更大可能的附加值,他感触地说道:“这其实也是一种新的治沙办法呀!”
  科技篇:沙漠戈壁已经变身为大数据“梦工厂”
  10月21日,唐希明参加清华大学社科学院REPER项目部召开的宁夏光伏电站生态效益评估研讨会。这个研讨会就《宁夏回族自治区“林光互补”项目建设管理规范》《宁夏回族自治区“草光互补”项目建设管理规范》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光伏电站生态效益评估报告》三份材料开展了咨询评审和研讨。宁夏回族自治区既是我国荒漠化治理主要战场之一,也是我国光伏产业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