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旅赋能共同富裕:耦合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表1 陕西主要红色文旅遗址分布
则,要以生产力和物质条件的发展为“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中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2、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红色文旅中红色文化是其根本的传播内容。红色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例如“延安精神”蕴含的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正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共同富裕的思想。春秋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就很重视富民。他曾说过“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意思就是民富是国富的基础,应该把富民作为政策出发点。清朝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中“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设想,反映了人民对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
(二)红色文旅赋能共同富裕的价值逻辑
1、以文兴业推进物质富裕
红色文旅的发展必然带动革命老区加大对文旅产业投入力度。整合原有的红色旅游资源,对现有红色文化再挖掘,改善配套基础设施,促进革命老区产业升级改造,由传统农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陕西铜川照金依托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发展红色旅游,建设照金镇1933主题广场、红色纪念雕塑园、迎宾广场、农家乐和购物商店等,形成吃住游玩一体化多功能景区。逐步实现了从单一景点向规模化旅游的转变,迈入了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文旅产业的发展增加了老区人民收入,2021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378元。
2、以文化人推进精神富裕
红色文旅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红色文化的开发保护,增强了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了解,有助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把思想统一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红色文化是伴随中国现代化进程而产生的先进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注入精神动力。精神生活的富裕体现在有共同的文化价值认同,从党的历史中深化对党的初心使命的认识,使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充满必胜信心,起到了教育群众、凝聚人心和鼓舞斗志的正向作用。
(三)红色文旅赋能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
1、以高质量发展作为共同目标
红色文旅作为第三产业,起到了弘扬革命老区文化和促进老区人民生活改善的双重作用。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因而革命老区多集中在县域农村。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实现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农村始终是发展的短板。产业的发展在推动共同富裕中起到关键作用。红色文旅起到了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效应、增加老区农民收入的经济效益、促进老区群众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效果和发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效能相统一的科学发展之路,兼具传承红色基因、振兴老区经济、弘扬先进文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多重功能。[2]实现了以红色文旅的高质量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良性循环。
2、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体现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是红色文化的创造主体。红色文旅的发展从根本上就是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一方面通过红色文旅的发展来带动当地人民增收致富,缩小城乡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和有效途径之一。另一方面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需要全体人民的参与,红色文旅的发展带动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在实践中创造财富,提高生活水平。
红色文旅赋能共同富裕的现实困境
据统计,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48.91亿,比上年同期增加23.61亿,同比增长93.3%。2023年陕西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06.5%、150.6%。陕西文旅产业8条重点产业链年综合收入达到7729亿元。以陕西知名度最高、红色旅游资源最丰富的革命圣地延安来说,2022年延安旅游年收入122.6亿元,占全年总产值的5.5%,累计接待游客100万人次。由此可见,疫情之后文旅产业呈现快速恢复势头。2022年8月,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和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印发《陕西省打造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实施意见(2021-2025年)》,提出要打造红色文化
则,要以生产力和物质条件的发展为“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中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2、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红色文旅中红色文化是其根本的传播内容。红色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例如“延安精神”蕴含的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正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共同富裕的思想。春秋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就很重视富民。他曾说过“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意思就是民富是国富的基础,应该把富民作为政策出发点。清朝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中“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设想,反映了人民对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
(二)红色文旅赋能共同富裕的价值逻辑
1、以文兴业推进物质富裕
红色文旅的发展必然带动革命老区加大对文旅产业投入力度。整合原有的红色旅游资源,对现有红色文化再挖掘,改善配套基础设施,促进革命老区产业升级改造,由传统农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陕西铜川照金依托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发展红色旅游,建设照金镇1933主题广场、红色纪念雕塑园、迎宾广场、农家乐和购物商店等,形成吃住游玩一体化多功能景区。逐步实现了从单一景点向规模化旅游的转变,迈入了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文旅产业的发展增加了老区人民收入,2021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378元。
2、以文化人推进精神富裕
红色文旅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红色文化的开发保护,增强了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了解,有助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把思想统一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红色文化是伴随中国现代化进程而产生的先进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注入精神动力。精神生活的富裕体现在有共同的文化价值认同,从党的历史中深化对党的初心使命的认识,使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充满必胜信心,起到了教育群众、凝聚人心和鼓舞斗志的正向作用。
(三)红色文旅赋能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
1、以高质量发展作为共同目标
红色文旅作为第三产业,起到了弘扬革命老区文化和促进老区人民生活改善的双重作用。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因而革命老区多集中在县域农村。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实现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农村始终是发展的短板。产业的发展在推动共同富裕中起到关键作用。红色文旅起到了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效应、增加老区农民收入的经济效益、促进老区群众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效果和发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效能相统一的科学发展之路,兼具传承红色基因、振兴老区经济、弘扬先进文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多重功能。[2]实现了以红色文旅的高质量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良性循环。
2、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体现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是红色文化的创造主体。红色文旅的发展从根本上就是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一方面通过红色文旅的发展来带动当地人民增收致富,缩小城乡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和有效途径之一。另一方面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需要全体人民的参与,红色文旅的发展带动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在实践中创造财富,提高生活水平。
红色文旅赋能共同富裕的现实困境
据统计,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48.91亿,比上年同期增加23.61亿,同比增长93.3%。2023年陕西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06.5%、150.6%。陕西文旅产业8条重点产业链年综合收入达到7729亿元。以陕西知名度最高、红色旅游资源最丰富的革命圣地延安来说,2022年延安旅游年收入122.6亿元,占全年总产值的5.5%,累计接待游客100万人次。由此可见,疫情之后文旅产业呈现快速恢复势头。2022年8月,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和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印发《陕西省打造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实施意见(2021-2025年)》,提出要打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