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04版
家校社协同模式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置,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各个学科之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相关知识的灌输。其次,学校可以举办更丰富的心理健康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团辅、心理咨询模拟等,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健康问题,在实践中学会有效的应对方法。
  对社会层面而言,增加社会资源的投入,尤其在农村等偏远地区。一方面,社会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心理健康专家、志愿者团队定期进入校园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开展公益宣讲等,尤其应侧重走访偏远农村地区的学校、社区,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和心理辅导,弥补资源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远程心理健康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手机应用等方式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教育等心理支持服务,让偏远地区的青少年能获得更加便捷、及时的帮助。[4]
  (二)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交互的增能系统
  一方面,搭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学校、家庭和相关社会组织的沟通系统。该平台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资讯、课程资源的载体,帮助学生、家长和教师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学校、社区还可以在平台上自行发布心理健康课程安排、公益讲座、心理问诊等,有兴趣的青少年及其家庭成员都能在此平台获取相关活动信息并积极参与。此外,该平台还可以作为一个“心灵树洞”,当青少年遇到苦恼或者家长、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上遇到问题都可以进行匿名倾诉和提问,和他人展开沟通交流。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和沟通系统,可以形成一个密切联系、互相支持的网络组织,促进多方的信息互通、问题共享和资源整合。
  另一方面,开展“心连心”线下心理团辅活动,促进真实情境下的交流。为克服网络虚拟化的局限性,学校可以联合社区一起定期举办心理沙龙、心理健康专题活动、趣味心理知识竞赛等,并采取亲子组队、小组PK等形式,邀请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促进各方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社会有关组织机构可以和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例如邀请学生和家长进入社会情境,参与到特殊教育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等工作中,线下的实地教育更容易让个体对心理健康产生直观、感性的认识。
  (三)以互联网为载体,建设积极和谐的宏观系统
  一方面,加强网络平台建设,营造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面对数字化时代浪潮中成长的青少年一代,社会网络平台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的内容审核体系,加强对有害信息的识别和过滤。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教育青少年识别和应对网络上的风险和挑战,引导其科学合理的使用互联网,徜徉在网络热潮中也能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素养,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为依托,宣传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双减”政策为学校、家庭推行素质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繁重的课业任务、辅导培训的压力减少后,现如今学生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素养上,而非单纯追求分数和排名。可以借助互联网这个便捷高效的平台,设置趣味、轻松、贴近中学生生活的心理健康教育频道或专栏节目,创造更宽松、更包容的社会环境,在更加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引导青少年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远大的人生追求。
  结 语
  在“双减”背景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家校社协同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应对教育负担过重、竞争压力过大等问题的重要举措,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有效路径。基于尤里·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分析家校社协同模式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和实施路径,在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中,还可以进一步纳入时间系统变量,从动态的角度来探究各个主体以及不同系统之间的交互机制,深入挖掘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角色与互动,以提供更为全面、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从而促进教育改革与学生身心发展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邵晓枫、郑少飞:《新形势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特点、价值与机制》,载《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2(5):82-90页。
  [2]王品卿、曾天德:《生态系统理论下高校协同心理育人路径探析》,载《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156-160页。
  [3]楼玉华:《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及应用策略研究》,载《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24(1):119-124页。
  [4]刘洋、邓晨卉、吉园依、张宇、刘巧兰:《农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网络行为》,载《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8(2):148-154页。
  作者简介
  刘梦琪 湖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健康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