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2版
乡村治理效能提升的路径研究
——以武威市为例 任亚萍
  近年来,武威涌现出一批乡村治理的样板村,治理效能明显提升。分析武威乡村治理效能提升的主要表现,微观呈现乡村治理制度优势的效能转化过程,总结提炼乡村治理效能提升的运行机理,梳理当前乡村治理效能提升面临的实践困境,并从政治引领、组织引领、制度引领、服务引领、价值引领等方面提出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路径,以期为其他地区的乡村治理提供借鉴。

  乡村治理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治理效能的提升,关系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增强,关系到乡村振兴的实现。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同时,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业已成为我国基层治理的一条重要经验。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是实现农村组织振兴及治理有效的重要抓手和必由之路。因此,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如何推动乡村治理效能不断提升成为当前学术界和实务界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理论命题和现实议题。
  乡村治理效能提升的武威实践
  武威近年来涌现出了一批乡村治理的样板村,挖掘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抓党建促乡村治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比如,易地扶贫搬迁乡村“德吉新村”是法治乡村治理方面的典型、富民新村是社会参与乡村治理方面的典型、炭窑沟村是村民自治方面的典型,这些典型产生的背后,农村基层党组织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且乡村治理效能得到极大提升。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显著增强
  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农村党组织充分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等方面都得到增强。一方面,政治责任感增强。在探索适合各自实际的乡村治理模式过程中,武威很多农村党支部加强党员管理,强化政治责任,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主动性不断增强,对农民的各种诉求能够给予及时回应,群众满意度稳步提升。比如,调研中春晖新村村干部非常自豪地说,春晖新村党支部已经做到人常在、门常开、事常办,群众随时随地能够找得着、看得到、叫得应。近年来该村以村党组织为核心,以“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为纽带,构建起党建引领、全域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另一方面,农村党组织的组织基础不断夯实。武威各乡镇大力推行书记、主任“一肩挑”工作机制,且下大力气将村党组织中的骨干推选进村委会班子,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夯实了组织保障。
  (二)乡村有效治理局面基本形成
  多元参与的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力量不断凝聚。武威在推进乡村有效治理进程中,不仅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核心引领作用,还非常重视其他社会组织和群团组织的参与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武威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政治优势,整合各种治理资源,挖掘社会组织和群团组织的专业服务优势,乡村自治活力得到激发,法治建设得到加强,德治力量得到提升,乡村善治的局面已基本形成。比如,富民新村党总支经过严格考察筛选,确定由村“两委”成员、群众代表、村内威望高的老党员、法律工作者、人民调解员、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驻村帮扶工作队成员、社区民警、乡镇业务干部等人员组成协商会,为治理效能提升奠定了扎实基础。
  (三)乡村治理制度不断健全
  在基层治理的长期实践过程中,武威在乡镇层面扎实推进乡镇体制机制改革,在农村层面全面推行基层民主协商、“三务公开”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全面开展村级组织工作事务和证明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