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丰富内涵的理解与认识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其中,报告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行了战略部署,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目标。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些论断,既从理论上把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说得清清楚楚,又基于实践把中国式现代化“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的实质说得明明白白。这是我们系统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也是未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必须遵循的思想方法。
报告还首次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九个方面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是中国共产党基于中国国情、执政宗旨、社会文明、人与自然关系以及发展道路等方面,给出的一种全新定位,既符合中国国情,又极具全球眼光,蕴含着智慧与自信,让人可期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