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9版
关于实施“城市合伙人”计划的思考和建议
市合伙人”宣传月,提升知晓率和影响力,推动形成“引进一名合伙人、带来一批团队、创办一家企业、兴起一个产业”的裂变效应。
  (二)实施一揽子“城市合伙人”工程,打造人才集聚新洼地
  围绕“6+1”主导产业人才需求,聚焦重点产业链领域,推进“城市合伙人”计划具体化、项目化、系统化。
  一是坚持“四个面向”,实施百名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即集聚一批拥有国际一流核心技术或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果或创新项目,能够带动新区产业发展,推动新兴产业跃升的产业引领者。
  二是聚焦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重大民生“三大领域”,实施百家重大项目投资主体工程,即集聚一批围绕西咸新区城市发展、产业升级,以自主创新、重点片区、产业园区建设等为重点的投资主体单位。
  三是创新“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引才模式,发挥陕西省欧美同学会等双创基地作用,实施百个高水平创新团队工程,即集聚一批承担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颠覆性技术攻关、重大创新成果转化的高水平创新团队。
  四是围绕西咸新区中心工作,实施百位创新城市发展名人工程,即集聚一批为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社会事业进步建言献策,以深厚的专业研究助力提升文化软实力,自愿宣传新区的知名人士,作为西咸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智囊团”。
  (三)搭建一系列“城市合伙人”平台,打造创新人才辈出之地
  充分发挥西咸新区创新优势,加强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与“城市合伙人”建立“命运共同体、发展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生态共同体”。
  一是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搭建“城市合伙人”科技创新平台,聚焦重大技术发明、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带动青年创业园、沣东科技统筹示范区、沣西硬科技小镇等发挥示范效应,创新推出“西咸城市功勋人物”。
  二是依托省级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建设,搭建“城市合伙人”产业发展平台,充分发挥西咸新区优势产业对人才的“虹吸效应”,多维度承接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城市人才、产业转移,利用洽谈会、推荐会等方式,建立潜在人才连接渠道,推动“城市合伙人”与优势产业、优质项目深度融合。
  三是依托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中俄丝路创新园、泾河湾院士科创区等创新载体,搭建“城市合伙人”要素对接平台,开设高端人才特色订单班,组建西咸新区“城市合伙人联盟”,密切高层次人才联系协作,推动“城市合伙人”与省内外各类资源成功“牵手”,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调动、借鉴和配置创新资源,拓展更广领域合作。
  (四)提供一站式“城市合伙人”服务,打造优秀人才向往之地
  立足“城市合伙人”入境、居住、工作、生活等各方面需求,秉持金牌服务理念,试点发放“一卡通”,提升全周期人才服务水平。
  一是依托新区人力资源产业园,着力打造“城市合伙人”一站式服务平台,建立“城市合伙人”投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制度,在西咸新区政务服务大厅设立窗口,按照“优先办理、特事特办、主动服务、专人负责”的基本要求,简化手续,从快办理。
  二是建立“城市合伙人”联络员制度,选派西咸新区领导干部作为“城市合伙人”一对一联络员,坚持在重要节日、重大活动、取得重大成就时“三必访”,及时掌握其所急所需,对有关政策提供解释和指导,协助解决遇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
  三是建立“城市合伙人”问题反映“直通车”制度,引导“城市合伙人”围绕西咸新区发展重点、热点问题,通过实地调研、情况通报、协商座谈等提出新见解、新举措,提升决策发展科学性。
  四是建立“城市合伙人”基金与专项资金制度,设立西咸新区“城市合伙人”发展引导基金,“城市合伙人”在西咸新区投资的重大项目,西咸新区引导基金联合其他基金跟投,确保项目建设的资金充裕。西咸新区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城市合伙人”可按相对应类别享受相应待遇,同时可享受津贴补贴待遇等。
  (执笔:赵江 秦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