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0版
机关党建体制机制创新刍议
——以烟台市为例 ◎陈海涛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机关党的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但在体制机制方面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提高新时代机关党的建设质量,必须深入分析和把握机关党建特点规律,以改革的精神和务实的作风创新体制机制。烟台市对机关党建体制机制创新的探索为新时代机关党建提供了新鲜经验,这些经验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会议上明确指出了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使命任务,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深化理论武装,着力夯实基层基础,着力推进正风肃纪,全面提高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质量,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思想理论上作表率,在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作表率,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上作表率,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1]这一重要论述是新时代加强机关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和重要遵循。加强机关建设,关键在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加强机关党的建设,重在创新体制机制。
  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高度,深刻认识机关党建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性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重大命题。机关是党的建设的关键领域,机关党建的体制机制能否适应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要求,对于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意义重大。
  (一)机关党建体制机制创新是各级机关适应新时代新任务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制度建设的分量更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2]我们党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保持先进性,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掌握斗争主动权,肩负起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重任,就必须高度自觉地加强机关党建体制机制的创新,把各级机关建设成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表率,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表率,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表率,建设成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
  (二)机关党建体制机制创新对其他领域党建创新具有重要风向标作用
  机关党的建设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工作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机关的性质和地位,决定了机关党组织的特殊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进行自我革命,必须从中央和国家机关抓起、从机关党建抓起。”[3]机关党组织是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中党的基层组织,也是党员干部最集中的党的基层组织。机关党的建设水平如何,党员队伍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党政机关的工作水平、精神面貌、办事效率、服务质量。因此,机关党建体制机制创新对其他领域党建创新具有重要的风向标作用。
  (三)机关党建体制机制创新关乎机关党建质量的提高
  当前,机关党建工作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诸如:个别领导班子抓机关党建的意识不强;机关主要负责人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个别机关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不够,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存在宽松软的现象;一些机关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素质能力与新时代的任务要求还不相适应;个别党员意识淡化,个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力,甚至出现“尾巴主义”等等。要解决这些影响和阻碍机关党建质量提高的问题,必须着眼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着眼于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着眼于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重要的手段和途径。
  机关党建体制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体制机制方面的某些短板是造成机关党的建设存在短板和不足的重要因素。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机关党建领导体制存在局限性,不能完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
  长期以来,机关党建存在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的问题,影响了全面从严治党在党和国家机关的落实。究其原因,领导体制的某些局限性是重要因素。2010年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九条规定:“机关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书记、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