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61版
烟台市推动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工程实验室”、恒源生物“富马酸生物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化学“绿色颜料创新实验室”、山东盛华科技创业园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实力大幅提升,在重大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中的促进作用日益突出,成为突破关键技术、主导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烟台市海岸线漫长,优良港湾众多,目前已经形成“一港四区”的总体发展格局,其中西港区重点发展矿石、煤炭、原油、液化天然气等大宗物资专业化运输和液体化工品、化肥等货物运输,龙口港区以大宗散货、油品、液体化工品、LNG运输为主,莱州港区以油品及液体化工品、干散货和杂货运输为主。各港区码头装卸作业及储运设施齐备,产业承载力明显增强,特别是烟台化工产业园与烟台港西港区搭界相连,使园区具备了建设临港工业的先天优越条件;作为“前港后厂”发展模式的典范,万华化学在园区内建成了国内最大的100万立方米容积的液化石油气(LPG)地下洞库,可支持500万吨/年LPG原料周转。
  (四)国际合作成果显著
  近年来,烟台市化工产业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汉高乐泰等跨国公司积极拓展在烟台的业务,建设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品档次明显提升。巴斯夫、太阳化学、日本油墨等国外公司与联合化学开展合作,建设高端颜料生产基地。万华化学等烟台本土化工企业开展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跨国并购,对匈牙利宝思德化学公司的收购取得良好成效,提升了企业的全球战略制衡能力。玲珑轮胎等企业积极“走出去”,在海外布局建厂。
  烟台市化工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烟台是世界级聚氨酯原料生产基地,异氰酸酯单体及环氧丙烷、聚醚多元醇和专用助剂等各类基础原料优势明显,但产业链上下游尚不尽完善,副产盐酸对异氰酸酯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形成较大制约,下游聚氨酯材料尚未形成规模化产业集群。除聚氨酯产业外,其他差异化产品和中高端产品比例相对较低,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特别是向下游终端产品、服务及解决方案延伸能力较弱。以烯烃为代表的大宗基础原料发展较慢,工程塑料、高端聚烯烃塑料、特种橡胶、电子化学品等高端化工新材料产品尚处于培育发展阶段。
  (二)产业布局不尽合理
  烟台市化工企业分布在除长岛以外的13个县(市、区)内,除个别大型骨干企业外,生产规模相对较小,生产集中度不高,资源配置效率较低,产能分布分散,企业入园率低。园区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配套基础设施不健全,存在一定安全环境隐患。随着烟台市城镇化快速发展,企业原有的安全和职业卫生防护距离不断缩小,“化工围城”“城围化工”问题日益显现,因产业布局不尽合理而导致的行业发展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更加凸显。
  烟台市推动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把准产业发展方向
  1、改造提升传统化工产业
  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倒逼机制,充分利用安全、环保、节能、价格等措施,坚定不移化解过剩产能,以处置“僵尸”企业、去除低效产能、关停重污染、不符合布局规划产能为重点,为先进产能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妥善做好职工安置和债务处置工作。利用清洁生产、智能控制等先进技术改造提升现有生产装置,开拓传统产品应用消费领域,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鼓励玲珑轮胎等在管理水平、创新能力、绿色环保、效益等方面具备先进水平的骨干企业开展合资合作、兼并融合,通过整合人才、技术、市场等资源,培育品牌,使市场竞争能力得以提升。
  2、突破发展炼化产业
  山东是我国“地炼”第一大省,但与其他省市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相比,全省“地炼”企业产品结构单一,成品油占比大,化工产品比例小,盈利水平差。山东省围绕地炼企业的重组整合和转型升级开展了一系列工作。通过前期调研,正计划并推动以烟台龙口裕龙岛为承接地,通过整合5000万吨“地炼”产能,新建4000万吨/年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打造山东炼油的新品牌,优化布局,提高竞争力。在这方面,烟台需要积极参与山东地炼重组,全力推进烟台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按照原料多元化、资源全球化、工艺低碳化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八角湾、龙口湾区域港口码头优势和LPG地下洞库优势,突破发展轻烃裂解产业,为“铸链”工程奠定坚实基础,打造面向世界的产业平台。
  3、做大做强化工新材料产业
  烟台随着综合实力实现重大跨越,制造业升级步伐逐渐加快,汽车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黄金采炼、海工装备等传统优势产业和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核电装备、高铁装备等新兴产业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对新材料等高档化工产品的需求也保持快速增长趋势,但是,目前烟台市乃至山东省化工产品高档化率整体偏低,无法满足下游相关产业升级的需求。因此,发展化工新材料等高端石化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战略机遇,应充分利用区域内和周边石化基础原料配套优势,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新材料产品,以满足区域内及周边制造业需求。紧紧围绕电子信息制造、食品加工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