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67版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路径选择与实践启示
强劲力量。
  (四)最终目标: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振兴的赋能作用,从根本上来说是乡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以推进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为最终目标。数字技术正不断在乡村各个方面渗透、普及,正在不断带来更加优化的资源,实现乡村产业网络集群效应,对于乡村产业发展方式能够产生创新性的发展。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也就是通过促进乡村在要素流动、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文化交流等领域的数字化变革,推进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在于城乡之间的对接、对城乡之间关系的重塑,这是事关乡村振兴战略成败与否的关键,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乡村的数字化发展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契机,通过乡村数字化建设,有利于城乡之间关系的全方位重塑,能够实现城乡技术鸿沟的填平,推进城乡实现生产要素、信息、产品和服务等的开放自由流动,推进新城乡之间合理化配置各种要素,充分发挥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而降低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
  发展数字经济是符合目前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利用数字作为新要素的支撑点,利用大数据的应用作为关键点,利用创新智能技术作为动力源泉,实现数字经济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新发展。
  (二)有利于应对全球复杂形势,推进智慧中国建设
  数字经济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应用是随着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智能技术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断普及,以及村民应用智能化技术能力的增强,而必然产生的乡村现代化转型升级的结果,不仅是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的重要过程,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环节。数字乡村的建设,能够促进产生乡村产业发展新的模式、新的业态,培育乡村产业发展新的动能,有效支撑乡村产业振兴的全面推进。
  数字经济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应用,能够加强乡村基层治理水平,增强乡村实现治理现代化发展。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经济全球化遭遇严重挑战,为抵抗全球形势带来的各方面挑战,我国提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而数字经济在乡村中的应用,有利于在乡村与城市间实现城乡经济内循环的良性互动。
  数字经济通过发展乡村产业实体与网络的融合,促进农业产品上行和消费产品下行,助推城乡要素与商品的自由流动,逐步推动城乡之间市场一体化发展,从而实现从业农民增收,进而激发乡村消费能力,促进乡村消费换代升级,从而发掘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逐步形成城乡经济可持续、内循环发展。
  水落坡镇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探索
  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水落坡镇以数据化等智慧方式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思路展开乡村产业振兴的全面推进工作,不断推动当地农业产业技术更新换代,推动农业产业商贸方式的智慧化发展,数字经济不仅逐步向乡村振兴领域持续作用,同时数字平台的建设和完善也逐步赋能水落坡镇乡村产业振兴。
  (一)联合基层党建,提供乡村产业振兴政策支撑
  水落坡镇创新性提出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乡村振兴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出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引领力。近年来,水落坡镇为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实施,启动了乡村振兴赋能工程,并相继出台了多项乡村振兴实施文件。同时,依托“淬火工程”,聘请专家分别针对网店店主、村“两委”成员以及农村普通党员进行分类培训和宣传,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政策支撑。
  (二)依托平台建设,拓展乡村产业振兴业务模式
  2018年11月,水落坡镇乡村赋能平台开始投入建设。
  一是依托平台提高互联网营销能力。水落坡镇以原有电子商务平台为基础,建立乡村赋能平台。不仅实现阳信特色农产品鸭梨、牛肉本地线上销售;而且推出贵州茅台定制产品——水落坡家乡酒。截至目前,已为困难家庭协调建设网络店铺1673家,为村集体收入低于50万元的村建设村集体网络店铺136家。
  二是依托平台增强品牌运营能力。水落坡镇通过打造“水落坡”品牌,对传统古玩收藏店铺实行公共区域品牌化运营。以乡村赋能平台为依托实现商品品牌的统一、质量标准的统一、产品包装的统一、运输物流的统一和销售售后的统一,提高水落坡特色古玩产业附加值。
  (三)打造智慧园区,发挥乡村产业振兴集群效应
  水落坡镇建设山东阳信古典文化数字经济产业园,实现网络店铺和实体店铺相结合,通过数字经济推动阳信古玩等传统产业实现智慧发展。
  一是通过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在智慧园区内实现AI等智能技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同时吸引一部分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营业务的知名企业、以数字经济为营业方式的知名企业等入驻智慧园区,推动数字传统文化产业生态圈的形成。
  二是延伸产业链发挥集群效应。智慧园区积极推动具有建设平台能力、规划产业发展、孵化运营能力、投资系统建设、宣传品牌能力、营销产品能力等于一体的传统文化企业入驻智慧园区,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从而推动形成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