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部劳务协作品牌的困境和对策
展”的机制。要坚持政府在“鲁甘人力”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保证转移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获取劳务信息的渠道一致、公开、透明。充分行使政府经济职能的同时,大力监管本地用人单位和劳务品牌市场,做到“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14]避免过度同质竞争,“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15]完善由市场决定品牌发展业务内容的机制,维护公平竞争的劳务品牌市场秩序,促进全国统一劳务市场的形成。
2、建设政府对“鲁甘人力”品牌建设的支持体系
政府应“强化政策引领、创新协作方式、聚焦工作重点、完善保障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助力脱贫地区乡村全面振兴。”[16]主要从四个层面入手:其一,政府应明确鲁甘人力责任主体以及具体的实施部门,完善奖惩问责机制,激励政府积极有为地促进“鲁甘人力”劳务品牌的建设。其二,政府应建设“鲁甘人力”官方网站,及时发布“鲁甘人力”有关的招聘信息和业务实施进度。其三,政府要积极完善对“鲁甘人力”转移到山东省的劳动者的权益保障措施。其四,政府要建立“鲁甘人力”品牌发展的长期发展战略,拒绝“短期工程”“面子工程”,对“鲁甘人力”品牌发展加强引导、完善服务。
3、促进“鲁甘人力”品牌深度发展
“鲁甘人力”品牌建设要深度挖掘市场的实际需要,要从转移富余劳动力的初级阶段向培养成熟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升级。未来,“鲁甘人力”要紧密结合山东省发布的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培养对口的技术型劳动力,进一步提高“鲁甘人力”转移劳动力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培养山东省缺工人数均超过千人的缝纫工、包装工、营销员、焊工、化工这五个职业(工种)。另一方面,“数字媒体技术使品牌传播已不仅仅是静态的、孤立的图形元素,而是朝着丰富的、多层次的、动态的方向不断发展。”[17]“鲁甘人力”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更新品牌营销和推广手段。现有的“鲁甘人力”主要依靠政府层面的对接,品牌推广依然停留在由“政府组织、电视台报道”等传统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鲁甘人力”品牌对口劳动者的年轻化,传统官方渠道已经不能满足“鲁甘人力”品牌推广的需求,需要进一步结合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加以推广。此外,还要注意发挥社区在信息收集、传播中的积极作用,动员社区网格员将“鲁甘人力”最新劳务推介活动、技能培训内容、岗位信息,及时传递给甘肃省内劳动者。
注释
[1]习近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4-8.
[2]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2016-12/07/content_5144678.htm.2022-12-04.
[3]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EB/OL].国家统计局网.http://www.gov.cn/guoqing/2021-05/13/content_5606149.htm.2022-12-04.
[4]甘肃省发展改革委.奋发有为稳中求进——全省经济工作综述(下)[EB/OL].中国甘肃网.https://www.ndrc.gov.cn/xwdt/dt/dfdt/202112/t20211221_1308801.html.2022-12-04.
[5][6]山东举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调查发布会[EB/OL].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http://www.scio.gov.cn/xwfbh/gssxwfbh/xwfbh/shandong/Document/1727215/1727215.htm.2022-12-04.
[7]甘肃省发展改革委.开局之年交出靓丽答卷——甘肃省经济工作综述(上)[EB/OL].中国甘肃网.http://gansu.gscn.com.cn/system/2021/12/20/012686192.shtml.2022-12-04.
[8][9][10]山东甘肃树“鲁甘人力”东西部劳务协作品牌,创新推出九项活动[EB/OL].搜狐网.https://www.sohu.com/a/528981798_121218495l.2022-12-04.
[11]王蕊,池重.政府主导下的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互动机制研究[J].商业时代,2010(24):138-139.
[12]朱强.基于劳动力转移视角的劳务品牌建设[J].商业研究,2009(10):159-161.
[13]骆军.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重要意义与现实要求[J].学习月刊,2020(04):21-24.
[14][15]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2022-04/10/content_5684385.htm.2022-12-04.
[16]山东省财政厅.山东: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J].中国财政,2019(09):16-17.
[17]尹晖,靳海涛.品牌在数媒背景下的传播研究[J].新闻爱好者,2022(08):104-106.
作者简介
靳华云 中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2、建设政府对“鲁甘人力”品牌建设的支持体系
政府应“强化政策引领、创新协作方式、聚焦工作重点、完善保障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助力脱贫地区乡村全面振兴。”[16]主要从四个层面入手:其一,政府应明确鲁甘人力责任主体以及具体的实施部门,完善奖惩问责机制,激励政府积极有为地促进“鲁甘人力”劳务品牌的建设。其二,政府应建设“鲁甘人力”官方网站,及时发布“鲁甘人力”有关的招聘信息和业务实施进度。其三,政府要积极完善对“鲁甘人力”转移到山东省的劳动者的权益保障措施。其四,政府要建立“鲁甘人力”品牌发展的长期发展战略,拒绝“短期工程”“面子工程”,对“鲁甘人力”品牌发展加强引导、完善服务。
3、促进“鲁甘人力”品牌深度发展
“鲁甘人力”品牌建设要深度挖掘市场的实际需要,要从转移富余劳动力的初级阶段向培养成熟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升级。未来,“鲁甘人力”要紧密结合山东省发布的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培养对口的技术型劳动力,进一步提高“鲁甘人力”转移劳动力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培养山东省缺工人数均超过千人的缝纫工、包装工、营销员、焊工、化工这五个职业(工种)。另一方面,“数字媒体技术使品牌传播已不仅仅是静态的、孤立的图形元素,而是朝着丰富的、多层次的、动态的方向不断发展。”[17]“鲁甘人力”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更新品牌营销和推广手段。现有的“鲁甘人力”主要依靠政府层面的对接,品牌推广依然停留在由“政府组织、电视台报道”等传统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鲁甘人力”品牌对口劳动者的年轻化,传统官方渠道已经不能满足“鲁甘人力”品牌推广的需求,需要进一步结合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加以推广。此外,还要注意发挥社区在信息收集、传播中的积极作用,动员社区网格员将“鲁甘人力”最新劳务推介活动、技能培训内容、岗位信息,及时传递给甘肃省内劳动者。
注释
[1]习近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4-8.
[2]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2016-12/07/content_5144678.htm.2022-12-04.
[3]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EB/OL].国家统计局网.http://www.gov.cn/guoqing/2021-05/13/content_5606149.htm.2022-12-04.
[4]甘肃省发展改革委.奋发有为稳中求进——全省经济工作综述(下)[EB/OL].中国甘肃网.https://www.ndrc.gov.cn/xwdt/dt/dfdt/202112/t20211221_1308801.html.2022-12-04.
[5][6]山东举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调查发布会[EB/OL].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http://www.scio.gov.cn/xwfbh/gssxwfbh/xwfbh/shandong/Document/1727215/1727215.htm.2022-12-04.
[7]甘肃省发展改革委.开局之年交出靓丽答卷——甘肃省经济工作综述(上)[EB/OL].中国甘肃网.http://gansu.gscn.com.cn/system/2021/12/20/012686192.shtml.2022-12-04.
[8][9][10]山东甘肃树“鲁甘人力”东西部劳务协作品牌,创新推出九项活动[EB/OL].搜狐网.https://www.sohu.com/a/528981798_121218495l.2022-12-04.
[11]王蕊,池重.政府主导下的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互动机制研究[J].商业时代,2010(24):138-139.
[12]朱强.基于劳动力转移视角的劳务品牌建设[J].商业研究,2009(10):159-161.
[13]骆军.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重要意义与现实要求[J].学习月刊,2020(04):21-24.
[14][15]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2022-04/10/content_5684385.htm.2022-12-04.
[16]山东省财政厅.山东: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J].中国财政,2019(09):16-17.
[17]尹晖,靳海涛.品牌在数媒背景下的传播研究[J].新闻爱好者,2022(08):104-106.
作者简介
靳华云 中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