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9版
广西马山县壮族会鼓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性及对策
    马山县举办壮族会鼓大赛

  以广西马山县壮族会鼓为产业中心,辐射带动相关产业,延长产业链。一是与生产环节相衔接,延长出带有民族特色的服装、玩具、工艺品。二是与旅游产业相衔接,将广西马山县壮族会鼓作为一种品牌包装,与现有的旅游资源活动相贯通。不仅以传统表演吸引游客,而且向游客讲述广西马山县壮族会鼓的发展历史,让游客亲身体验广西马山县壮族会鼓的魅力。三是与服务产业相衔接。与周边的酒店、小吃、餐饮、服装等行业相衔接,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打造出以文化资源为主要经济点的城市中心群。四是与现代艺术相衔接,把广西马山县壮族会鼓作为表演的工具,将其融入现代音乐之中,在保留广西马山县壮族会鼓特色的基础上将其与现代的乐器结合,延展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四)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力
  广西马山县位于边疆民族地区,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异常尖锐复杂。需要创新广西马山县壮族会鼓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宣传渠道,使之入耳、入脑、入心。一是入乡随俗地宣传。边疆民族地区,存在多种少数民族语言或者方言。在进行广西马山县壮族会鼓宣传时,需要采取当地民众易于接受的语言、语言方式、语言风格。二是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以互联网、QQ、微信、微博、平板电脑等新兴媒体为载体,传播广西马山县壮族会鼓,扩大受众面。三是跨境宣传。打造广西马山县壮族会鼓展销品牌,简化广西马山县壮族会鼓走出去审批流程,通过“云展销”平台,提升广西马山县壮族会鼓走出去质量和传播实效,切实增强广西马山县壮族会鼓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3]潘汁:《壮族会鼓》,载《民族艺术》,2021(03):29页。
  [4]韦斌:《广西壮族会鼓文化传承与保护研究》,广西民族大学,2017。
  [5]李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载《文化产业》,2022(13):74-76页。
  [6]肖鹏展:《数字化媒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载《新闻传播》,2022(06):13-15页。
  [7]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广西统计年鉴202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
  作者简介
  陆煖懿 百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温新荣 百色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百色学院基地研究人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