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71版
浙江高职院校大学生音乐教育提升途径
刘乐婵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度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通过音乐教育提升浙江高职院校大学生软实力的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23XSSZ14)
  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就论及了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其中“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观点,至今对我们仍有较大的影响。
  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在引导学生完善人格、健全心理,培养创新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对大学生软实力的培养重视不足,学生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有很大的欠缺。
  为此,高职院校应从音乐教学对大学生软实力的影响入手,通过校内和校外两个方面探索音乐教学提升大学生软实力的路径,以期通过高效化的音乐课堂、多样化的音乐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软实力。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具有陶冶情操、寄托情感、愉悦身心的价值;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具有德育、美育、智育的功能。古今中外,优秀的教育家和先贤们早就认识到了音乐的独特艺术价值和育人价值,并将“礼、乐、射、御、书、数”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由此可见,音乐对于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如今,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在职业教育中不仅要关注学生技术技能等硬实力的提升,更要关注大学生思想品质、精神素质等软实力的培养。
  然而,大学生软实力的培养是一项全方位、深层次的复杂过程,高职院校只有将艺术教育与素质培养相结合,才能更为深入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浙江高职院校在充分解读大学生软实力内涵的基础之上,从校内音乐教育创新、校外艺术交流强化两个维度,探索利用音乐教育提升大学生软实力的路径。
  大学生软实力的内涵解读
  在20世纪80年代末,“软实力”这一概念开始出现,最开始软实力是形容政治关系的词汇,主要指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能和感召力的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软实力这一概念得到广泛应用,如企业软实力,包含规划力、感召力、共识力等内容。
  大学生软实力是有一种综合实力的统称,是指大学生所拥有的各种素质的总和,它与硬实力共同反映着当代大学生的整体水平和综合能力。从本质上看,大学生软实力是一种精神力量,与大学生的精神状态相联系;从形态上看,大学生软实力是可以无形延伸的,也是内在的,它无法用数据去衡量;从内涵上看,大学生软实力主要知识个人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道德水平、人格魅力等方面的内容,是一种潜在的、隐性的力量。
  音乐教育对浙江高职院校大学生软实力的影响
  《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浙江高职院校以《纲要》为引领,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理念,充分发挥音乐育人的价值,着力提升大学生人文科学素养、艺术创新素养、道德品质素质等软实力。
  (一)音乐教学对大学生人文科学素养的提升
  人文科学素养是大学生软实力培养的第一个层面。从人文素养的角度看,音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精神文明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无论是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