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的路径探索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进入新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内外环境的急剧变化,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安全形势,亟待探索和构建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的实践路径,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思想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合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筑牢安全屏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为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需要不断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的人民防线。以“五大要素”“五个统筹”以及“十个坚持”为核心要义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守正创新、继往开来提出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最新成果,[1]更是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国内外严峻的安全形势下,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已成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基于人民至上、多方协同、防范风险以及与时俱进的原则探索和构建实践路径,[2]从而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坚持人民至上原则,促进全民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3]把人民安全作为国家安全最核心的部分。人民性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鲜明底色,也是区别于其他国家安全理念的特点。《国家安全法》规定:“国家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卫人民安全,创造良好生存发展条件和安定工作生活环境,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国家安全教育的开展要坚持人民至上原则,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以人民群众为主力军,全力促进国家安全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
1、全面开展国家安全全民普及教育
国家安全全民普及教育的开展要重视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公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化解安全风险。广大人民群众国家安全意识的提高,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的基础力量,进而全面推动国家安全工作的有效运行。在实践路径方面,可将国家公职人员和在校学生作为重点教育对象,确保国家安全的内容和意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可以借助重大纪念日和历史事件中具有国家安全教育价值的资源,唤醒和激发民众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与情怀;大力推进国家安全法律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国家安全普及教育主题活动,引导人民群众自觉防范和抵制威胁国家安全的思想或行为。
2、深入开展国家安全专业教育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大力推动国家安全学科建设,并明确规定设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推进国家安全学专业教育。国家安全学主要以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安全问题及应对为研究对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需求,研究解决关于国家安全的现实问题。由此可见,国家安全专业教育应该从课程设计、培养模式、教学机制、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深入建设,重点针对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以及国家安全工作中最紧缺和最需要的方向,持续提供专业人才和后备人才。
3、促进国家安全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
国家安全普及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和铺垫,国家安全专业教育又是普及教育的补充和强化,二者需要相互补充、融合发展。一方面通过普及教育令国家安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为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需要不断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的人民防线。以“五大要素”“五个统筹”以及“十个坚持”为核心要义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守正创新、继往开来提出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最新成果,[1]更是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国内外严峻的安全形势下,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已成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基于人民至上、多方协同、防范风险以及与时俱进的原则探索和构建实践路径,[2]从而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坚持人民至上原则,促进全民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3]把人民安全作为国家安全最核心的部分。人民性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鲜明底色,也是区别于其他国家安全理念的特点。《国家安全法》规定:“国家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卫人民安全,创造良好生存发展条件和安定工作生活环境,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国家安全教育的开展要坚持人民至上原则,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以人民群众为主力军,全力促进国家安全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
1、全面开展国家安全全民普及教育
国家安全全民普及教育的开展要重视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公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化解安全风险。广大人民群众国家安全意识的提高,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的基础力量,进而全面推动国家安全工作的有效运行。在实践路径方面,可将国家公职人员和在校学生作为重点教育对象,确保国家安全的内容和意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可以借助重大纪念日和历史事件中具有国家安全教育价值的资源,唤醒和激发民众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与情怀;大力推进国家安全法律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国家安全普及教育主题活动,引导人民群众自觉防范和抵制威胁国家安全的思想或行为。
2、深入开展国家安全专业教育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大力推动国家安全学科建设,并明确规定设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推进国家安全学专业教育。国家安全学主要以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安全问题及应对为研究对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需求,研究解决关于国家安全的现实问题。由此可见,国家安全专业教育应该从课程设计、培养模式、教学机制、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深入建设,重点针对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以及国家安全工作中最紧缺和最需要的方向,持续提供专业人才和后备人才。
3、促进国家安全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
国家安全普及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和铺垫,国家安全专业教育又是普及教育的补充和强化,二者需要相互补充、融合发展。一方面通过普及教育令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