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6版
以“三强”行动为抓手推动党校教研咨一体化发展
月,获张掖市党校系统红色教育专题课评选二等奖)、《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努力谱写富民兴陇新篇章》(入选2019年甘肃省优秀理论宣讲报告)、《进入新时代、领会新思想、实施新战略、开启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入选甘肃省社科联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规划项目)等精品课最具有代表性。
  《网络意识形态的发展形势及应对策略》《最是初心能致远》《树牢生态文明思想,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省十四次党代会精神》《重温<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伟大的历程——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五个牢牢把握”》《从五个维度深刻领悟“两个确立”》《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等精品课正在千锤百炼之中,学术技术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人才的“头雁效应”正在形成,示范引领作用越来越凸显。
  强重点课题调研,让最具有价值的教研咨成果丰富学科建设、提高学术水平提供理论支撑智力支持
  强重点课题调研是进一步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及时反映重要思想理论动态,提出有学术思想价值、有科学决策价值、有实践应用(对策研究)价值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中共山丹县委党校坚持科研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山丹、面向全省,按照“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的要求,紧扣省市县委和政府战略部署,聚焦省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找准党校工作与党的中心任务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聚合学术技术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人才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独特优势,党校学员分布广泛信息富集的资源优势,党校系统上下联动协同发展的资源优势,有组织有目标走向农村、社区、企业一线,走向产业、企业、项目一线,走向矛盾突出、情况复杂、问题集中的一线,观察发现经济社会发展“冒热气”“增活力”的新鲜经验,了解解决党员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分析破解制约工业、农业、文旅、城市、生态发展的“瓶颈”问题,用满身“泥土味”“山丹情”把科研课题成果书写在山丹大地上,丰富在专业学科建设上,提高在学术水平上,反哺在课堂教学上,呈现在省市县委和政府决策参考中。
  具体做法:
  一是加强与县委和县政府政策研究部门联系合作,主动贴近县委和县政府中心工作,用心瞄准县委和县政府主打的“焉支风”“马场梦”“长城魂”“艾黎情”“佛山缘”五张文化旅游品牌,做好“五彩山丹”和创建“五县”课题文章,相继推出山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受到时任山丹县委书记赵学忠、刘晓云的批示和评价。如《汉唐诗歌里的焉支山》(2022年6月,获“我眼中的山丹”全国散文征文大赛三等奖)、《河西走廊汉明长城的时代价值——以山丹县为例》(2016年7月,获甘肃省党校系统第十届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路易·艾黎精神及其时代价值》(2014年6月,获甘肃省党校系统第九届(2012-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品读佛山》《关于打造河西文化大县的几点思考——以山丹县为例》(2012年6月,获甘肃省党校系统建设“文化大省”理论研讨会一等奖)、《路易·艾黎: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入选纪念艾黎诞辰125周年“弘扬艾黎国际主义精神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论坛)等课题成果最具有代表性。
  二是加强与市社科联、市委党校、兄弟党校等单位的联系合作,紧扣市委和市政府战略部署,按照市社科联、市委党校社科规划项目课题指南,积极申报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站在全市高度做好“彩虹张掖”和建设“一屏四城五区”课题文章,连续推出全市有影响力研究成果,受到市委和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的关注。如《路易·艾黎:彩虹张掖的城市文化名片》《水资源涵养区保护及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实践与思考——以甘肃省山丹县祁连山区为例》(2023年1月,获张掖市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合著著作《中国共产党甘肃省山丹县历史(1936-1978)》(2023年1月,获张掖市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路易·艾黎为什么赢得“三老”赞誉?》(张掖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社科课题,课题编号:ZYSK2021042,获一等奖)、《滋养党性修养永葆先进本色》(2021年11月,获张掖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暨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征文一等奖)、《河西走廊地区农村土地确权、流转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研究——以山丹县祁店村为例》(2020年9月,获张掖市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三农”问题研究》(2018年7月,获全省党校系统2016-2017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以甘肃山丹县位奇镇为例》(2017年3月,获张掖市第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等课题成果最具有代表性。
  三是加强与省委党校、高校等单位的联系合作,紧扣省委和省政府战略部署,按照国家省哲学社科规划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