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9版
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提升途径探究
立国防(基层)就业学生先进典型。引导广大学生更加坚定“国之所需、吾志所向”的报国志向,充分彰显青年学子的使命担当。
  (二)加强理论知识学习
  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才能为辅导员提升就业指导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不同的专业和学科在就业方向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辅导员首先要对自己所在学院的专业有充分的了解和认知,尤其是跨学科的辅导员,更要做好专业知识的学习,了解专业相关的就业前景和方向。其次还要系统学习就业指导相关知识,及时掌握最新教育方法,带领学生重视职业规划。更重要的是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充分了解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最新政策,从而给学生做好相应的政策宣导。如江苏省针对高校毕业班辅导员定期开展就业工作轮训培训班,邀请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老师、高校优秀就业工作者、知名企业导师等,讲授大学生就业形势政策与就业实务、就业心理建构与就业意识唤醒、就业创业辅导理念方法、企业视角下校园招聘活动等,增加辅导员的就业知识储备,提升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
  (三)加强实践经验交流
  实践上增长经验是辅导员提升就业指导能力的重要途径。辅导员在从事就业工作时,要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相结合,要将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不仅要邀请用人单位到校招聘宣讲,更要走到用人单位和人才市场中去,了解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人才招聘情况,通过积极深入企业进行学习交流,实地了解相关企业的企业文化、发展情况、运营情况,了解企业在招聘时看重的学生能力,企业的员工发展晋升空间等,从而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实践指导。南京理工大学已连续十九年在暑期开展“国防行”社会实践活动,由辅导员带队,组织准毕业班学生参观国防单位、优质企业,帮助辅导员和学生了解企业,为毕业年级的就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安排辅导员在暑假期间赴国防单位短期挂职,不仅能够加强学校和国防重点单位的深层次交流与合作,促进更多毕业生到国防行业就业,更能够提高辅导员从事就业指导的实际能力。
  (四)加强配套体系考核
  体系上配套到位是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提升的动力。要把就业相关工作作为辅导员考核体系的一部分,完善就业指导评价体系,制定科学、有效的奖惩制度,优化评价考核指标,除就业率以外,还可考量就业质量和就业能力,将学生评价放在重要位置,从而充分调动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促使其详细研究高校的就业环境与形势,深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主动提出更加优质的建议与意见,以完善就业工作。各高校院系可设置就业专岗辅导员,选派专业对口、经验丰富的辅导员专门负责就业工作,有利于发挥其专业特长,产生岗位优越感,增加爱岗敬业之心,从而有利于提高就业指导的专业性。就业专岗辅导员负责和企业对接交流和对学生给予就业方向指导,更便于传承交流经验和精准推荐学生。
  (五)加强细致到位服务
  服务上细致到位是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提升的保障。受疫情影响,各地区的线下招聘启动晚结束早,给毕业生求职带来极大的困难。为了更好解决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境,辅导员应当为毕业生提供细致到位的指导服务,不仅成为一个思想引领、增强信心的引路人,更要成为提供关心、做好援助的暖心人。辅导员可以通过设计毕业去向问卷、班级骨干摸排、个人谈心谈话等形式,提前了解学生就业意向,做好分类指导工作。通过智慧就业平台、就业摆渡车等手段,发布精准的就业政策,找寻合适的就业岗位,提供匹配的求职技能指导,对经济困难、就业困难、学业困难、心理困难等特殊群体实行“物质上援助,信息上畅通,情感上关心”的三合一扶持措施,帮助学生过好这人生的重要选择期。辅导员要为有困难的毕业生一对一制定精准的帮扶方案,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帮扶和准确到位的就业指导。针对未就业毕业生的弱点和短板,持续做好后续服务,要通过这些不间断的暖心服务,让学生体会到学校时刻在关心他们,党和国家在时刻关心他们,让就业持续帮扶成为连接高校和学生之间的一段桥梁。
  202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突破过往数据,加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目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难问题更加不容小觑,这对辅导员加强个人专业技能,创新贴近学生的就业指导方法,探索科学有效的就业路径,为学生提供高水平、暖人心的就业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辅导员要在就业工作中,与祖国共奋进、与学生共成长,立足毕业班辅导员的本职工作,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注释
  [1][2][3]《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7(34)。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7(34)。
  [2]顾鑫鑫:《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究》,载《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5(03):85-86页。
  [3]陈海燕、杨莹:《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价值及改革途径》,载《现代商贸工业》,2022,43(18):101-102页。
  [4]顾跃庭:《高校辅导员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载《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2(05):133-135页。
  作者简介
  陈梦菲 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辅导员
  刘景娜 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辅导员
  余 彪 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