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6版
西迁精神助推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初探
厂均在陕西两种方式展开。按照所属行业,西迁相关单位分属十二个国民经济门类、二十九个大类;按照性质划分为公司(55家):其中上市公司(9家)、非上市公司(46家);高校(15家);科研院所(21家)等三个类型。
  (一)企业
  西迁企业共计55家,企业群产业分布主要集中在能源化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高新技术等行业,所属产业覆盖陕西省当前90%以上的重点产业链。[1]其中形成了能源化工产业集群及相关配套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其次陕西区域科研力量较强,装备制造业等传统产业集群发展较好。从西迁企业群体产业链分布可以看出,企业在各个行业产业链分布基本实现了上游、中游及下游多角度、全范围覆盖,制造业产业群在全产业链中体系最完整,属于陕西省经济发展的命脉所系,其中国有企业是生力军、主力军,这也再次传递出西迁企业对于陕西省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强烈信号。
  (二)高校
  陕西省高等教育的进步离不开西迁高校的发展,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依靠和动力之源,陕西省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为促进陕西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近年来,15家西迁高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人才培养方面,近年来西迁高校每年的毕业生人数占陕西省毕业生人数的比例都在15%以上,且呈现出一种上升趋势,近五年来基本维持在20%左右。另一方面,在高端人才培养方面,目前全职于陕西省高校的两院院士共有57名,其中有53名来自西迁高校,占比高达92.98%,包括27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2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中全职于西安交通大学的两院院士最多,共有19位,来自西北工业大学有10位,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有7位,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分别有4位,长安大学3位,空军工程大学1位,西安工程大学1位。
  在学科建设方面,根据2022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统计显示,陕西省高校中共有20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其中西迁高校双一流建设学科19个,占比达到95%。陕西省拥有的6个A+学科均出自西迁高校,西迁高校A+学科占比达到100%;陕西省7个A级学科,其中6个来自西迁高校,占比85.71%;陕西省14个A-学科,其中12个来自西迁高校,占比85.71%。陕西省高等教育资源位列全国前茅,获批教育部公布的A类学科共27个,其中24个A类学科来自西迁高校,占比高达88.89%,可见西迁高校强劲的学术实力。陕西省高校获批B类学科总计146个,其中113个来自西迁高校,占比达77.40%。具体来说:西安交通大学表现尤为突出,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5所高校的A、B和双一流学科数量总和依次排名前五,学科建设较好。A类学科中,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3所高校数量较多。B类学科中,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依次排名前五。在双一流学科评估中,仅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7所高校有学科选入。
  在科技创新方面,结合2010-2020年度西迁高校“三大奖”获得数及折合分数情况可以看出,近十余年来,西迁高校群体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质量显著提升。12所高校、20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累计获国家三大奖95项,高等院校已成为陕西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人才培养核心指标走在全国前列。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西安交通大学身处西北,其预算决算总经费水平长期处于“C9”高校中的“下半场”,面临着现实的发展难题。即便如此,西安交通大学依旧展现出了过硬的科研实力,为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支撑国家及陕西省重大经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三)科研院所
  在西迁群体中,科研院所的数量共有21家,所处行业以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制造业最多,大部分机构属于产业链中游,科研院所在成果方面表现良好,一半以上的院所都曾获得过国家级和省级的奖项,其中航天科技第四研究院已有1000余项成果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的奖励,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获得专利授权近800项,这些科研院所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都发挥了巨大的贡献。
  21家科研院所所属行业:属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机构占比最多,共有10所,达到47.6%,其中属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研究和试验发展的机构有9所,占比最大,只有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测量队属于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其次在科研院所所属行业占比次重的是制造业,占比为38%,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昊华化工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宝成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3所机构属于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西安微电机研究所、西安长峰机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