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6版
谱写现代化青海新篇章
杨 旭
  中国共产党青海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总结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青海视察、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时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明确如期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青海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重点任务已经胜利完成,明确了未来建设现代化新青海的总体要求和实践要领,为新时代不断谱写现代化青海新篇章奠定了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为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历史、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对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进行了深刻阐释,成为我们接续探索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遵循,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因此,青海省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科学审视省情,确保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积极有效开展各项工作。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深入学习和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努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强区域协调发展,以创新驱动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新时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才能够把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省的殷切期望转化为全省上下克服困难挑战、办好事情的内生动力,才能肩负历史重任开创新时代现代化青海的新篇章,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响应生态保护优先号召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青海省应反复理解会议精神,将新发展理念作为一个整体,完整准确地贯彻其核心要义,要深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的:“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1]建设现代化新青海,只有全面坚持新发展理念,切实解决青海人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才能牢牢抓住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青海面临的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中共青海省委书记信长星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发展阶段,全方位总结了青海省经济发展亟需坚持的要求:只有更好地融入扩大内需战略,促进区域流域交流合作深入推进,使得消费环境不断优化,落实好“四地”建设完备体系、实践方案,使得青海省特有资源转化能力不断提高,亟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现代产业体系,统筹城乡区域融合协调发展,加快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使得城乡发展差距不断减小,广泛深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主动地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共建“一带一路”,[2]才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高质量推进生态保护优先、绿色健康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就被成功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条件发生巨大变化,因而必须自觉地用新发展理念指引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使青海省生产生活方式成功实现绿色转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倡导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成为全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的“座右铭”,而生态环境对于青海而言正是“省之大者”,保护好青海的生态环境正是“国之大者”,因此,必须要积极响应党代会生态保护优先号召:聚力打造具有高原地域特色的国家公园,成为国家代表性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