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80版
湘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教育的价值及路径研究
陈秭月
    弘扬湘西红文化,上好人文“弘”党课。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湘西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教育的价值及路径研究”(项目编号:K201908)
  湘西红色文化是中国红色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湘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教育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面对多元社会思潮与数字信息传播、红色文化的教育教学形式与内容陈旧、红色文化认同与传承存在差距等现实挑战,探寻湘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教育的实践路径非常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文化是一个整体性概念,它以不同地域的红色文化资源为载体,由其构成并得以呈现。”[1]湘西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既有贺龙纪念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遗址、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等物质载体,又有贺龙、粟裕、向警予等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时期展现出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也是通道转兵、湘西会战等重大事件发生地。湘西红色文化融入当地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教育,能丰富和拓展红色基因传承的方式,更易于当地大学生接受和认同,以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是培养时代新人坚定理想信念、担负时代使命的精神源泉。
  湘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课教育的时代价值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宝贵素材
  2019年3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立德树人关系着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着国家前途命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阐释了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红色文化是植根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实践过程中,湘西红色文化是红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抓手,蕴含着丰富的革命教育性、地域历史特点,更能贴合该地区教育教学的现实,易于被学生和广大群众接受和认同,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与针对性,真正做到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相统一。将湘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教育,能够助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艰辛创立过程、湘西人民积极投身革命运动的革命热情,都展现了湘西红色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湘西人民艰苦奋斗聚焦精准决战脱贫攻坚,见证了十八洞村的蝶变,是新时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湘西红色文化的接续发展。推进红色文化与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