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95版
党建引领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状及对策研究
境,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践行乡村振兴的各种要求,元祥村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理念为基本指导,在乡村振兴任务推进过程中,将人居环境治理当做核心内容。在建设过程中,元祥村的基层党组织、党员发挥了非常好的带动作用,形成了建设工作的先头堡垒。元祥村结合人居环境治理的有关情况,设置了专门的工作小组,由村支书亲自挂帅,各个党小组共同参与。在管理的过程中,各小组始终坚持部门协同的基本理念,不断加快整体建设和全面推进原则的落地,坚持建立持续长效发展机制,严格按照国家、省市要求推进治理工作。
  第一,高品位推进“厕所革命”。元祥村已经完成卫生厕所改建624户以及公共厕所一座,并且对每个户厕建立维修档案,设立维修基金。对村民在使用卫生厕所过程中发生的损害事项进行及时登记维修,统一登记,实现一户一册。将元祥村村落文化和厕所改革工作融合起来,张贴各种文明标语,规范配备工具间、管理间,统一规范标示牌,切实提高公厕品味。加强对厕所工程设施改建的全流程监管,确保达标、提升的质量。
  第二,高标准推进“垃圾革命”。2022年,元祥村对160套垃圾桶、垃圾收集车进行编号,建立清运物资档案。网格长每天进行巡逻,对检查过程中识别出的毁损的垃圾桶,第一时间进行编号统计,迅速进行更换。做好垃圾分类收运,对于回收到的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等,则由保洁公司进行统一登记。及时了解村民每日产生垃圾的数量,倡导垃圾分类新时尚,并且同时做好垃圾分类收集。重视垃圾源头治理,控制垃圾排量,支持村内企业使用绿色包装、回收产品及包装。引导民众减少各种一次性包装产品的使用,设置更多旧衣物回收设施。
  第三,高要求推进“污水革命”。结合上级提出的有关要求及原则,对污水治理工作进行科学布局、分布推进,同时立足各部门、各流域联动,全面推进水污染治理。在河道建设方面,元祥村建设生态河道四条,长度5.5公里,做好绿化以及生态护岸工作,村委会对元祥一河的两岸利用现代传统进行护岸保塌工程,并且进行了绿化种植,种植红叶石楠825棵,铺设草坪13200平方米。为了让生态河道更加美丽,2022年新增种植月季等7个绿化品种,将元祥河道打造为季季有花开,处处有美景的生态河道。对七组区域内的四条河道完成疏浚,三组、四组两条泯沟正在疏浚中。
  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对元祥一组、二组区域进行了污水管网工程。将村民家的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处理。并且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设立了联户式、分户式等不同方式的污水处理装置,惠及农户558户865人。
  第四,高规格推进“风貌革命”。在乡村建设之中,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有计划地进行推进,通过点线面共同努力,形成了全新的风貌。在农业废弃物上,元祥村对农业废弃物设置秸秆临时处置点以及农药瓶农膜收集点,让村民将自家不用的秸秆堆放在临时处置点,并且回收村民不要的农药瓶农膜等。半年时间,元祥村收集到的农药瓶数量为21565只、农药包装袋16985只、农膜165斤。村民将收集到的农药瓶拿到兑换点兑换礼品,这大大加强了村民不乱丢农药瓶的积极性。并且从根源上杜绝了面源污染,帮助村级环境大大提升。
  在镇村的共同努力下,元祥村实施河道护岸工程,针对主要农村道路沿河以及八桥横河进行了保塌工程,岸坡两侧铺上了绿茵,种上了花木,八桥河实现了从以前的水草疯长、枯木横置、河道阻塞到现在的河坡种植草皮,球形红叶石楠点缀,河道常年郁郁葱葱,河水四季清澈畅流,百姓随意淘洗游泳,如此美丽河景,近两年引了数以千计的观摩者。
  八桥河改造以后的美丽景观显而易见,众多村民流露出对“绿色生活”的美好向往,“乡村振兴少不了生态宜居”这句话在村两委班子成员的脑海中深深扎根。
  元祥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
  1、“战斗堡垒”不牢,凝心聚力能力弱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领导、执行过程中的能力,极大地影响着乡村振兴的成效。元祥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建设之中并没有形成比较理想的凝聚力,队伍建设也远没有达到乡村振兴的要求。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领导管理的过程中,是否真正地形成了核心领导作用?如何发挥这种作用?元祥村在认识和实践上存在着一些问题,造成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任务推进过程中的领导、引领、协调等功能被削弱,很多党组织的功能甚至出现了边缘化问题,党组织在贫困群众中的领导力不够理想,这让乡村振兴工作难以推进。
  2、体制机制掣肘,协同治理矛盾多
  体制机制不够科学、严谨,协同治理方面的职责并不清楚,权责界限也不够明确。首先,在人居环境治理之中,政府及基层党组织对于自身的作用,均未进行较好的发挥,对城市建设方案进行照搬,忽视了农村的实际情况,不仅影响了治理效果,还劳民伤财。其次,农村人居环境相关标准有所欠缺。比如,农村厕所改革中,没有建立具体标准,设施选择和无公害处理也没有推出相应标准,农业废弃物防控工作也没有与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