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9版
胶东红色影视作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探究
刘力萍 孟 军
◎山东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胶东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研究”(项目编号:SDYJG2118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教化人、培养人、塑造人的神圣使命,胶东红色影视作品蕴藏的政治理想、道德诉求和价值观念对大学生具有导向引领、榜样激励、个体塑造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根据当前胶东红色影视作品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大学生和影视产业三方面主体面临的困境,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点路径,以更好地发挥胶东红色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胶东红色影视作品是胶东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红色资源,是胶东地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发挥好胶东红色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使大学生感悟胶东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胶东红色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胶东红色影视作品包括英雄人物传记、重大历史事件、革命战争等不同主题,包含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不同类型,虽种类多种多样,但无外是反映近代以来胶东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革命奋斗史,它们之所以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经久不衰,始终被人民所喜爱,正是由于其鲜明的政治性、教育性和时代性,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相契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导向引领功能
  胶东红色影视作品中蕴含着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能够宣传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弘扬主流价值观,提高我国公民政治素养,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在当前世界全球化深入发展,多元文化激荡,欧美影视文化入侵的背景下,心理发展尚不成熟的大学生群体很容易受到不良价值观的影响而对社会主义的认知产生偏差。胶东红色影视作品将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融入其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加深对祖国的认同和热爱。例如电视剧《战火大金脉》,向观众呈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胶东人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斗争,不断探索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道路,在讲述事件的同时展现了我们国家的政治形态,能够加深大学生对我国政治制度的理解,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自觉;其中描述了招远人民历尽千难万险运送黄金到陕北延安,他们忠诚坚定、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能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爱国豪情。
  (二)榜样激励功能
  榜样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善于抓典型,让典型引路和发挥示范作用,历来是我们党重要的工作方法。”[2]胶东英雄人物的战略胆识、英雄气魄、人格魅力所具有的感召力和说服力能激励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坚定理想信念,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胶东红色影视作品中描述了许多英雄人物的故事,例如在《马石山十勇士》中,十名战士在完成任务后途径马石山时,偶遇百姓遭日军劫杀,为拯救身陷绝境中的百姓,他们放弃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