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玉湖村乡村旅游发展调查


来的。和姓是玉湖村最早的居民,也是最大的姓。据下村老人李近仁讲,和姓中原有一部分是傈僳族,姓海,是为木土司开荒烧田的仆役,后来就逐渐改为和姓。由此也可看出玉湖村村民也是多民族融合而成的。
玉湖村的旅游资源,在丽江市来说有独到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玉湖所在的白沙乡是纳西土司木氏家族的发祥地,因此与木氏土司和纳西族历史密切相关的许多文物古迹都分布在白沙各地,玉湖村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地点,“玉湖倒影”即是著名的“玉龙十二景”之一。而最有代表性和流传广泛的玉湖传说是关于“公主树”凄美的爱情故事。相传纳西古乐“白沙细乐”中“公主哭”“一封书”“阿丽丽金排”等都与玉湖“龙女树”的故事有关。
“玉柱擎天”是玉湖村另一著名的景点,位于玉龙山西麓西南偶,山脚下有一泓清池,池水清澈见底,直贯玉湖全村的一条清溪即源于此池。池畔古树参天,向上攀援数十米,便见一峭壁,壁上镌刻有“玉柱擎天”四个大字,系清雍正元年(1723)丽江第一任流官知府杨馝题摩。其下又有雍正三年(1725)郡丞聂瑞横摩“玉壁金川”四字。摩岩之下,有一泓清泉,方圆几百里的纳西人和白族人都相信这泉水能驱邪明目,每年都有人来这里汲水洗目。过去,泉水上方崖上塑有一个称为“太子”的小孩雕像,相传他能赐子于人,远近不孕的妇女来这儿敬拜“太子”求子。相传在清初,藏传佛教教派之争中逃难到丽江的噶举派十世噶玛巴曾在玉柱擎天下修行讲经,百兽千禽常会来这儿聆听他的讲经。
从玉湖村向北攀登玉龙山,在树林中走约一个多小时,可见一座巨崖,高耸入云,称为“仙迹崖” 。相传明末著名的丽江土司木增厌倦红尘和官场俗务,独自隐居在仙迹崖一带的雪山中。天长日久,他与山中飞禽走兽相知甚深,能识众鸟兽之语。相传他最后骑红虎,跨虎腾跃过巨岩,遁入深山云雾中。笔者曾在这“仙迹崖”下面看到有一房屋废墟,相传是木增为他的好友、明末著名云南诗僧担当和尚修建的修行之所。
土司夏宫遗址是明代纳西木氏土司在丽江修建的12座宫殿之一,纳西语称为“单单陈尼单”,意为“十二块(王者)宅基地”。玉湖的宫殿是土司避署的夏宫(里面曾设“玉龙书院”),现在已无宫室遗物,但在遗址尚留下几十棵参天古柏,在向人们言说着迄至明末纳西王室的辉煌。
1921年,有“西方纳西学之父”美誉的美籍奥地利学者洛克来到丽江,在玉湖居住了二十七年,玉湖村也因此曾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云南探险队”总部所在地,是在国际上有很高知名度的纳西历史文化名村,也是与国际纳西学研究有密切关系的一个文化名村。洛克故居至今保存完整,数百件曾流散纳西族民间的洛克遗物也陈列在故居之中。
玉湖村的民居在丽江也是别具特色,民居都用本地盛产的白色石灰冰川蚀岩石和卵石加夯土砌筑成厚实的墙体,也用于一些铺地上,卓有特色。1996年2月3日,丽江发生7.2级大地震,但玉湖的民宅没有倒塌的,也体现了当地民居建筑的抗震性能很好。清华大学教授、建筑师李晓东借鉴本地的民间建筑特色和用水特色等,完成了玉湖完小的新建筑设计,2007年,玉湖完小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文化保护创新奖,以及美国环境设计与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