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科背景下药学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新医科背景下的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要顺应时代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强化药学与理学、工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建立交叉课程和培养体系。以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为例,围绕培养目标定位、创新课程与培养体系、组建高水平教师团队、搭建实质性的跨学科研究平台和实践实训基地、推进多层次的学术合作、加强质量保障、转变评价模式等对新医科建设背景下药学类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路径进行探索与实践。
2019年4月,教育部全面开启“六卓越一拔尖”计划,有序推进新工科、新医科以及新文科、新农科发展,使高校服务社会水平全面提升。在医学教育2.0时代,卓越医学人才培育的目的就是使医学能够从以生物医学科学为主的形式,逐步向以医工、医理、医文、医管等交叉学科为主的形式转化。新医科建设是新时代赋予医学教育的新使命,体现了理念新、专业新、模式新、质量新的特点,要紧紧抓住医学教育发展的重要契机,对医学教育发展模式高度重视,深入推进新医科背景下的医学教育变革,进一步创新发展药学人才培育模式。
西安交通大学药学教育始于1939年,为药学专业学位首批授权单位,是西部高等药学人才培养的摇篮。新时代,应顺应新医科发展需求,对药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开办课程进一步细化,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有机结合,创新培育形式,改革质量保障体系,强化了药学与理学、工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使研究生的创新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行业分析、技术研判等职业能力增强,推动研究生培育质量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迈进。
完善培养方案,改进教学课程
(一)明确培养目标,合理调整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和教学系统的概括,反映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上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导向作用。[2-3]为顺应国家导向,西安交通大学于2021年4月启动新版药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以培养岗位胜任力为目标,强化药学特色,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熟练掌握药学及相关交叉学科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药学实践技能,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对药学领域的具体问题有效分析处理,能够针对药学领域的科学问题,独立进行开拓性研究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药学人才。
依托综合性大学的优势,结合新医科内涵,对课程体系进行结构性调整,探索专业型药学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药学+”课程体系和贯通式课程群。对有内容重复的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增设一门全英文课程,将春季学期的专业选修课程调整到秋季学期,增加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的时间。
加强药-工、药-理、药-管等相关学科的交叉,建设药物分析设备、药物高效合成、药物递送材料、大数据管理等交叉课程,该校医学部同时开设了突出理工医融合特色的选修课程(如医用电子学、电工电子学、生物物理学等),推进研究生到交叉学科选课、学习研究。打造“基础+专业+交叉+前沿+实践”协同育人五大课程板块,支持建设与国际接轨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二)深化教学改革,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对于药学行业工作者来说,其工作与人们的身体、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与药品流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相连,与人们生活质量提升息息相关,其人文素质道德水平十分关键。在新医科背景下,需要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德医兼备”的卓越药学人才。学校药学专业教学坚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构建了全方位职业道德和医学伦理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仁爱济世的优良品德,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确了医药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开展“四个一百”活动,倡导学生阅读一百本经典、认识一百位老师、听取一百
2019年4月,教育部全面开启“六卓越一拔尖”计划,有序推进新工科、新医科以及新文科、新农科发展,使高校服务社会水平全面提升。在医学教育2.0时代,卓越医学人才培育的目的就是使医学能够从以生物医学科学为主的形式,逐步向以医工、医理、医文、医管等交叉学科为主的形式转化。新医科建设是新时代赋予医学教育的新使命,体现了理念新、专业新、模式新、质量新的特点,要紧紧抓住医学教育发展的重要契机,对医学教育发展模式高度重视,深入推进新医科背景下的医学教育变革,进一步创新发展药学人才培育模式。
西安交通大学药学教育始于1939年,为药学专业学位首批授权单位,是西部高等药学人才培养的摇篮。新时代,应顺应新医科发展需求,对药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开办课程进一步细化,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有机结合,创新培育形式,改革质量保障体系,强化了药学与理学、工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使研究生的创新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行业分析、技术研判等职业能力增强,推动研究生培育质量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迈进。
完善培养方案,改进教学课程
(一)明确培养目标,合理调整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和教学系统的概括,反映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上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导向作用。[2-3]为顺应国家导向,西安交通大学于2021年4月启动新版药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以培养岗位胜任力为目标,强化药学特色,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熟练掌握药学及相关交叉学科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药学实践技能,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对药学领域的具体问题有效分析处理,能够针对药学领域的科学问题,独立进行开拓性研究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药学人才。
依托综合性大学的优势,结合新医科内涵,对课程体系进行结构性调整,探索专业型药学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药学+”课程体系和贯通式课程群。对有内容重复的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增设一门全英文课程,将春季学期的专业选修课程调整到秋季学期,增加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的时间。
加强药-工、药-理、药-管等相关学科的交叉,建设药物分析设备、药物高效合成、药物递送材料、大数据管理等交叉课程,该校医学部同时开设了突出理工医融合特色的选修课程(如医用电子学、电工电子学、生物物理学等),推进研究生到交叉学科选课、学习研究。打造“基础+专业+交叉+前沿+实践”协同育人五大课程板块,支持建设与国际接轨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二)深化教学改革,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对于药学行业工作者来说,其工作与人们的身体、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与药品流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相连,与人们生活质量提升息息相关,其人文素质道德水平十分关键。在新医科背景下,需要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德医兼备”的卓越药学人才。学校药学专业教学坚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构建了全方位职业道德和医学伦理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仁爱济世的优良品德,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确了医药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开展“四个一百”活动,倡导学生阅读一百本经典、认识一百位老师、听取一百